标签:
杂谈 |
2017-03-09洛阳阳光心理
两周一次的咨询师成长公益沙龙,第20期如约进行。
在一个热身小游戏中,蒋老师卡壳了,被要求给我们表演节目。在咨询中那么从容笃定的他,在唱歌时也有一丝的忐忑(很开心,哈哈不能把蒋老师神话,要把他拉回人间。当然我很佩服蒋老师)。
孟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女儿被母亲拉来做咨询。母亲着急的不行,说女儿学习各种不好,不上进等等。父亲着急的还拆过女儿屋子的锁。母亲要求心理咨询师改变女儿,让她变得爱学习。自己急忙离开咨询室,女儿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很不配合,一会抠手,一会摸头发,心不在焉。
蒋老师在听完案例后,问我们有什么思路,大家看法分两种,一种对妈妈做工作,一种是对孩子做工作。接着我们进行了模拟。我主动要求做孩子(做孩子多爽,可以随意刁难咨询师,哈哈,释放一下攻击性)。申老师先做咨询师,被我一个劲挑刺,她愤怒情绪上来了,进行不下去了。
接着丁老师模拟,他先跟妈妈聊,然后跟我聊,而我直接就说我困了要睡觉。苏老师跟我聊一样碰壁。这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蒋老师。
蒋老师说既然两个人都在咨询室,那我们就都要关注到,蒋老师演练了从妈妈下手要怎么去进行。要让妈妈知道,咨询师并不是神,即使把咨询师放那么高的位置也是没用的。还帮妈妈梳理要找出孩子的内部动力,而不是指望咨询师这个外界的力量。家长乱了,咨询师要冷静,我们要梳理信息,做出反馈,并指出来访者的矛盾之处。
蒋老师接着从孩子入手,不知不觉中,活动结束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沉浸到这种气氛中不能自拔,一个个都迟迟不动,总感觉意犹未尽。好期待下次的案例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