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当教育对成年后的影响

(2014-12-26 09:13:46)
标签:

杂谈

不当教育对成年后的影响

不要存在:

父母对孩子当众斥责、打骂、罚跪,都让孩子感觉到羞辱,希望钻地洞或消失,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余的。

成年后,常常感觉到活着没有意义,在与人交往中不敢提要求,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有失误时会深深自责。或者震荡到另一极:特意凸显自己的重要性,表现出自己很能干的样子,好象无敌金刚,但不是真正的自信,使周围人感觉到压迫,不自在。

不要当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许,高期望,用理想的样子评判孩子“应该”如何,符合则赞美鼓励,不符合则责罚。父母从来没有正视孩子的需求。孩子努力得到父母的夸奖,远离自我,迎合讨好他人。

成年后,不快乐,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和他人要求严,但常有挫折感。或者震荡到另一极:不在乎他人的感觉,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不要亲近:

父母不与孩子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忙碌中对孩子说:“走开!”回答孩子的要求时说:“那你去当他们家的小孩好了。”

成年后,与人接触、接近时有困扰,尤其是与你喜欢或者有权威的人接触时,内心害怕、紧张。

不要属于我们:

孩子感觉到父母偏心;小的时候被兄弟姐妹或小朋友排斥;小的时候被父母说:“你根本不像我们的孩子”

成年后,难有归属感。可能进入一个公司多年,也难于融入整个企业的团体。可能结婚多年,仍如外人。

不要长大:

父母需要孩子需要他们,才让父母觉得有价值(被需要)孩子独立做事时,就被否定或者表示担心。孩子被要求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安排。孩子感觉到不被信任,能力不被肯定。

成年后,比较倚赖;遇到问题时优柔寡断,容易选择逃避退缩的方式,害怕承担责任,害怕面对问题。或者震荡到另一极:过多承担责任,是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讨厌自己的优柔寡断,所以做决定时冲动草率。

不要像个孩子:

每当活泼、自在、好动的孩子本性展现出来时,遭到严厉斥责、喝阻。要求孩子不要让父母操心,要照顾弟妹、料理家务。成年后,很难快乐起来。

不要健康:

孩子身体健康时,少获关注;身体不舒服时,获得持续的关爱。

成年后,常选择体弱多病,缺乏生命活力。在人生面临困难、挫折、失意、难题的时候,容易生病。

不要正常:

孩子正常时,不获关心;情绪强烈、吵架、打架、晚归、被告状时,被注意被关心。

成年后,喜欢以夸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易沉溺在情绪中,无法自拔。不要成功:孩子完成一件工作后,得到的是批评、苛责。潜意识里,有不要成功的倾向。

成年后,不自觉地拒绝生命中任何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这种拒绝无法用头脑发现。越渴望成功,越努力,却总是缺少临门一脚;不知道为什么,快成功时,兴趣就转移了;接近成功时,心里的担心、害怕就涌现,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或者就认为,一事无成是自己的宿命。

不要重要:

从小感觉到自己在家庭里不重要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渺小、微不足道;成年后,当有机会担当重要角色或重大责任时,就会出现恐惧、胆怯,害怕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很难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与夸奖。当别人帮助或重视时,感到不安、受宠若惊。

不要思考:

直接给孩子答案;或者孩子的好奇、认真思考、探索,都得不到回应。

成年后,觉得自己不聪明,无创造性;一想复杂问题,就头痛并心生抗拒,等着别人给答案。

不要感觉:

对孩子的情绪否定,扼杀孩子内心真实的情绪展现。如: “不许哭!” “你不哭,妈妈就带你去动物园(给你买玩具)” “乖,妈妈心疼,好了,不哭!不哭!”

成年后,感觉的敏锐度、觉察力被限制住,很难回应自己真实的感觉。当感觉出现时,只感到莫名的烦闷、焦虑,不能仔细分辨其中的感受,或者只想刻意忽略。积压的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这个禁止令对男性特别明显,因为害怕有感觉而显得娘娘腔。

快一点!

父母焦虑,性格急噪,语言、动作,或者情绪中都传达出内在的焦虑和不安。

成年后,吃饭、说话都不由自主地快。即使外表可以从容,但内心焦虑,常有心神不宁的感觉,很难真正放松下来。决策时不易从容、周延。自在、悠游的特质被剥夺。获得成功或肯定的同时,身心健康付出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