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一段感情中,说不的自由也许才是你愿意分享它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爱情里,如果你没有拒绝的余地,那就意味着你们之间也没有真挚感情存留的余地。感情中的另一半总是相信回答“我愿意”是因为选择接受而非拒绝。
■
□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我们就是不能去拒绝,因为我们害怕我们的伴侣会因此认为我们并不爱他们。于是我们表面服从,可在心里却是厌恶这种关系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忍受爱人拒绝我们,甚至他们不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不让他们离开。
还有一些时候,当我们很清楚的表达我们不愿意时,其余的人却还是坚持着,想要通过这种劝说来逼迫我们顺从。这些就像是当我们在寻找一件T恤(售货员却在旁不停的推荐别的)问
□
一个人敢于拒绝的能力展现了他面临分别的承受度,对分歧的包容度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阶段研究中关于自主性和羞耻感的博弈中,有这样一个解释,幼童最爱说的就是“不”!
在心理学上,能否接受被他人拒绝反映了个人的接纳度,及心智是否足够成熟——能否认识到其他人可能会与自己意见相左,并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以及能否意识到个人的观念和想法不会永远唯一的正确答案。
□
在热恋期和蜜月期,男人和女人的大脑在活动方式和化学反应上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而且我们坚信能找到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想法和感觉的人。在关于日常生活的课程中——有人说在恋爱或结婚的18个月后,有人说在拥有第一个孩子后——我们会开始怀疑这样的生活不是真实的,他/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克里斯蒂娜·迈内克将这种认知形容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和错的人结了婚!”
□
人们可以相互爱着对方并保持自我。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克隆人结婚。(你能想象这有多么恐怖吗?)
差异是信息交流和思维拓展的关键点。
有很多无需妥协的连接方法,去解决关于说“不”的问题。
■
说“不”在一段感情中不应该成为相互争论和怨恨时的普特征,而是彼此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相互留下空间。也许你坚信方向是往右而他/她确认为往左,但其实你们走哪条路并不重要。如果你相信你们的关系,并愿意忍受各自的不完美,就能找到属于你们共同的路,而携手沿着这条路前行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