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暴躁的深层原因
(2012-08-17 10:27:35)
标签:
婚姻解铃还需系铃人想要重视情感 |
分类: 婚恋心理 |
郝先生,34岁,技术员
一位年轻的父亲抱怨,“我和老婆实在过不下去了,她不是骂街就是砸东西。女儿才5岁, 一听到她妈的声音就发抖,一看到她妈就发呆……这不等于家里养了个泼妇吗!”
咨询过程:
“你们为什么吵架?”咨询师问。
“也说不上什么具体原因,就是她的脾气大,而且常常是无缘无故,唉……”这位父亲叹了口气,“ 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时候我真想算了,这日子没法过,更可怕的是孩子现在也经常 学他妈妈的样子大吵大闹,长此下去,孩子还不变坏了?”
“既然后果那么严重,那你们为什么不分开?”
这位父亲沉默半晌,“唉——不管怎么说,现在还算是有个家呀,如果我们离了,那孩子不 就是单亲了吗?这说出去多难听呀,恐怕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也抬不起头来,我们得为孩子 着想呀!”
他继续说:“再说,离婚的成本也太大,我虽然烦透了她,可一旦离了,财产均分,我们本 来就没什么家底儿,不就得喝西北风了吗?”
咨询师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
他愣了,“什么?我想要什么?”
“我是说你想好了没有,你究竟想要什么?不是问你想不想要钱还是家庭,是问你想要什么 样的生活?”
“这还用问,当然是和谐的、美满的、平平安安的生活。”
“可你现在过上了吗?”
“当然没有,但这不等于我不想要。”
“既然想要过那种日子,干吗不去争取?”
“怎么争取呀,家里有这么一号?”
“你不是想要平平安安的生活吗?”
“可我们还有孩子呀,如果真的跟她拜拜了,孩子不就没妈,或者没爸了吗?”
咨询师看了看窗外,指着一处即将拆迁的房子说:“你看见那栋房子了吗?”
他转过头,“看见了,怎么?”
“你看,这栋房子已经摇摇欲坠了,请你想一下,如果里面有个孩子,会怎样?”
“那太不安全了,可能会被随时掉下来的石头砸伤,如果我在,一定会抱她出来。”
“可你现在却硬把她放在那间房子里,还说这是她的家。”
这位父亲不作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想没想过,这间破碎不堪的房子,随时可能会塌,但只是因为它是你们曾经构筑的家, 就要让一个生命在那里等待随时有可能降临的危险,你说,这对她公平吗?”
他低头不语。过了一会,他抬起头,“理是这个理,可现实是我想挽救这个家,有办法吗? ”
“那你就要找到你们夫妻不合的原因,比如刚才你说的,她的脾气很坏,但你要搞清楚她为 什么会这样,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个疯子。”
“我也不知道,娶她的时候就特别费劲,她父母为了一点彩礼差点没让她过门。”
咨询师好奇道:“怎么回事?”
“嗨,本来说好的,我要拿5万块钱做为彩礼,我也答应他们了,但婚礼那天还差一万我没 有拿出来,左借右借的我总算把钱补上了,可为了这件事她和她父母一直耿耿于怀,一回到 她娘家就总提这件事,弄得我特没面子。”
咨询师点点头,“她家里是不是重男轻女?”
“是的,我们那都这样,女儿出嫁,就像泼出去的水,反正人也是别人的了,不如趁机会大 捞一把。”他抱怨道。
咨询师说,“难怪她发作。”
“我搞不懂,我天天委曲求全,为了孩子我一忍再忍,头发都白了不少。那您说说,她到底为什么这样呀?”
“你想想,如果她在亲人眼里是一个被尊重的人,会这样吗?”
“谁不尊重她了,我就差跪下来求她了。”
“我是说,你们家乡重男轻女,在她很小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不被重视了,长大后准备嫁人,父母还会在她的婚姻大事上占便宜,说白了,给女儿卖个好价钱,你说,她哪里有过被尊重的感觉?”
“这倒是”他点点头,“不过现在已经嫁过来了呀,我对她够好的了,她怎么还冲我和孩子来?”
“因为她只能在你和孩子,也就是最亲近的人面前发作她的伤痛,因为只有家人能全然接受她的一切,这就像一个孩子,在外面受了伤,只能在父母面前哭怨、撒娇,道理是一样的。 可你难道就会说,这个孩子不爱他的父母吗?正是因为爱,她才会这样,也就是说,在他心里,只有父母会全然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不为人知的、脆弱与不良的一面,而这,也正是你老婆在你面前的表达。”
“老天,我明白了,她的痛苦要由我和孩子来负责。”
“差不多吧,反正对她来说,两个都是自己的家,在家里,她的表现肯定是一致的,在原生家庭,她不被重视,但对于‘永远正确的父母’,那个女儿是无法抗争的,而对于现在的家庭, 她只不过是要找到被重视的感觉,通过你的焦虑,她达到了被你重视的目的。一般来说,这都是伤痛发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把你当医生,才会发作,这正是患者对医生的诚意,你说呢 ?”
他苦笑着摇摇头,“如果她的诚意天天这么表达,那谁吃得消?”
“这就是婚姻,你们曾有过誓言吧?那些话,就等到现在来用。”
“那我该怎么办?总不能为了这些誓言忍受她在家里发作一辈子吧?”
“真实地沟通!”咨询师郑重道。
“和她没办沟通,一说就崩,她根本不是正常人。”
“我指的不是这个意思,真实地沟通,有时候不需要语言。”
“什么意思?”
“按照你们现在的状况,如果你提供给她想要的那份重视,你和孩子都会‘透支’,所以要 采取另一种方式,暂时地隔离一段时间,就像分手一样。”
“那不就更让她找不到被重视的感觉了吗?”
“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她的伤痛不是你们造成的,本不该由你们来负责,尤其不该让孩子负责,这是第一;再者,伤是她自己的,必须由她自己去感受。往日,她一发作便有出气筒等在那里,如果你们隔离一段,她便没有了宣泄的对象,她起码有独处的时间,时间会让她的大脑沉淀出一些真相来,其中有一条肯定是会有的,就是‘失去的才会珍惜’。但这还不够,如果这时你轻易回到她身边,由于她的‘病’没有根除,早晚还会在生活中发作出来。因此,要让她再也熬不下去的时候再沟通,也就是让她的伤口发炎到肿痛,只要你轻轻一挑,血和脓就会迸发出来,这时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回家后,郝先生按咨询师的话做了,为了不让孩子再受刺激,他找了个理由把孩子送回老家 ,然后回来实施家庭方案。
他后来表示:没想到那段时日真难熬,为了打发时间,他经常以工作忙为由不回家吃饭,甚至有时连电话都不打,慢慢地,他在心里疏远了妻子,真好像没这个人似的。就这样,他们隔膜了近三个月,有时候妻子也找茬儿,他装聋作哑,或者躲出去。后来妻子憋不住了,想把孩子从老家接回来,利用这个机会,他们长谈了一次,郝先生的态度异常平和,妻子被打动了,虽然嘴上还不服输,但很明显,她已经开始主动理解家人,理解自己了。
心理分析:
重男轻女使得许多女人在成年后找不到被尊重的感觉,即使那个“尊重”真的来了 ,但由于幼时的生活环境造就的个性,使得一切正常和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她们面前变得那么 陌生与胆怯。于是,她们会把自己父母对她们的经验重新繁衍到自己后天的家庭生活里,家 庭成员成了她们必然的牺牲品,逃不掉又近不得。
当老公和孩子与她们真实的亲近时,她们会产生“我不值得你们爱”的心理暗示,这是由原 生家庭的关系决定的,由此她们会排斥对方;但一旦排斥有效,也就是亲人离去时,她们又 会恐慌不已,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于是又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拉回自己身边,创造亲密关系, 然后再排斥掉,再拉回来……在这个操控的过程中,反复寻找着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位置,说 白了,这就是一个人在幼时没有完成人格定位的具体写照,后天,她势必会在与亲人相处时 反复寻找。
在这里,我们也劝当代的父母一句,不要因自己幼年教育里的一些不正确教条,而影响了你 的下一代,尤其对女儿,既不要因自己缺失的亲情而溺爱她,也不要认为女人是天生的弱者 而忽视她。溺爱与忽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把她按在水里,一个是把她困在陆上。 我们自然知道,最健康的做法,是让她自己在水陆之间自由选择,而不是以自己的观念去控 制一个幼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