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子女教育中“三句话”的反思

(2012-03-08 14:16:47)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教育
 

   初为人父母,我们又有多少人去主动学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认真研究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良知。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的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它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的不段重复就究竟会达到怎样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的我们每个父母的认真的反思。

关于“听话”

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清晨上学前,父母总不忘叮嘱一句话“不要皮,听老师的话啊!”在日常的教育中也总是一再重复要听大人的话。应该说,在那个全民族独立思考能力普遍丧失或者说是这种权利被剥夺的时代,人们难以觉出这样的叮咛有何不完备、不科学的地方,这样的要求也有可谅之处。但时代不同了,在强调创造、强调个性发展的现代社会,仅对孩子提出听话的要求,非但是片面的,而且是停留在一个落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的。有两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是许多高学历的父母也仍然把“听话”作为对孩子的主要要求,这说明了讲究尊卑、长幼、孝悌的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巨,高学历的家长也仍然有素质的缺陷。二是父母常常会在这种教育表露出来的矛盾面前哑口无言。所以,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听话,更要教育孩子相信真理,相信科学,教育他们树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思想。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思考和比较,在辨别和筛选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正在和世界全方位接轨的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也应当与世界接轨。

关于“好好学习”

我们这一代,甚至上一代都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尊尊教导中长大的。无论到什么时候,要孩子好好学习都是没错的,问题就在于,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仅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就远远不够了。好好做人呢?好好爱家庭呢?好好使自己的作为与时代同步呢?这些都是生活在新世纪的人必备的素质,父母们为什么不反复要求呢?如果与父母讲的另一句“    没出息”常联系起来看,答案就清楚了,那就是他们还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成为人上人。这种偏颇的认识,使得孩子的书包越来越大,越来越沉,许多孩子被家长为他们报的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压得喘不过气来,享受不到童年灿烂的阳光,以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发现对童年的回忆竟然只有书本、教室,是不是会发出“还我童年”的吼声?

关于“没出息”

父母最爱用这这句话训蜇斥孩子,孩子考试成绩没到90分,没出息;孩子写不好作文,没出息等等,在父母眼里,孩子没出息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出息”两字在《现代汉言词典》释为“指发展前途或志气”。仅凭这些事就能判定孩子没前途和没志气吗?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必然会有无心的失误,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做父母的必须学会给他们以明亮的、正面的引导,一味地指责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只能使孩子走向自暴自弃,走向真正的“没出息”。孩提时愚钝、调皮甚至顽劣,但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名家和大师,这样的例子还不少吗?幼时聪慧,长大却泯然众人的伤仲永之叹,不是言犹在耳吗?

有个孩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想考全班第一却只考了第二十一名,他向母亲他是否比别人笨。母亲没有回答,她怕伤了孩子自尊。在他小学毕业时,母亲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在看海的过程中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当这个孩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母校请他作报告时,他告诉了大家母亲当时在海边给他说“你看那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它们总是迅速地起飞,它们怕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给孩子们一点自信和鼓励吧,相信你的孩子经过努力一定会能够成为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海鸥!

好习惯,主动给孩子创造与同龄小朋友交流互动的环境,带孩子出门游玩嬉戏,又有多少父母把培养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他人身上等等。
        很多父母,只有孩子表现出问题的时候才发现,但这个时候却已经很难扭转了,致使家长对孩子的态度采用极端的做法,训斥,打骂,祈求,说教,越是这样,越是激发孩子的对抗,致使孩子和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家长无奈,孩子痛苦,最后把完美的家庭搞的硝烟弥漫,毫无生机。
         到底是孩子的错多,还是家长的错多,还是学校/社会的错多??不得而知了。
         所以奉劝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尽可能自己带孩子,通过学习提升育子水平和经验,有效关注孩子,培养孩子。学习的渠道很多,书籍、专家讲座、音像资料、网络课堂等。
         有问题孩子的家长,请你一定要学会耐心。首先认知自己的错,勇敢的面对,不逃避不回避,平等的与孩子沟通沟通在沟通,如果已经形成很尖锐的矛盾,没有什麽捷径可走,只有用你的爱心、耐心慢慢化解改变,改变首先从父母自身开始,然后从理解孩子的角度入手,公正的认知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具备条件,可以请教心理咨询师专门为自己和孩子做疏导。
         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在他萌芽时期我们没有很好的关注、关爱、引导、培养,出现问题不是他的错。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让孩子回归本善的一面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很痛苦,家长一定要理解,切勿急躁,用一颗慈爱的心包容孩子的一切反常的对抗。
         我曾经接待过好多家长的咨询,大部分都是寄托与专家改造或者送到专业机构改造,无可厚非,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为什么孩子好不了几天呢??很简单,孩子改变了而原来的环境并没改变,或者说家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可想而知孩子能持续改变吗??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正面激励、鼓励对孩子成长是最好的法宝。哪怕孩子有了一点点良好变化和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表杨。给孩子健康快乐就是给家庭的幸福快乐。
         愿天下父母行动起来,自发的为彼此的孩子创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吧,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再继续做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