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远】

标签:
伊利诺伊州睾丸激素社交性男性尺度杂谈 |
分类: 抑郁焦虑 |
我们究竟是怎样基于如此微量的信息来作出评判的,对此争议尚存,而Boothroyd的研究无疑提供了一条线索。她发现,那些给人感觉更有“男人味”的男性与更富有“魅力”的女性更容易被评价为性关系比较随便的人,事实呢也往往就是如此。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2/clip-image001-thumb.gif
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女性也能和男性一样放得开。事实上,男女的社交性尺度得分有很大交集,性别间得分差异小于同性别中的个体差异。有些研究人员正试图从生物学和进化的专业角度解释其中的微妙之处。
举例来说,女性对随意性关系的兴趣会随时间有很大变化。其时间背景提供了一条线索:那些暂时玩玩的人可能在那个时间段具有生物进化优势。若干研究显示女性在排卵期前后蠢蠢欲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尽管没有证据显示这是有意识的行为。不仅如此,布莱德利大学(Bradley University)的David Schmitt认为,女性更加偏好外形阳刚、对称性好的男性,而这两点正是拥有优良基因招牌。他推测说可能女性有双重策略。“抚育小孩很费力气,为了干活不累,人类男女搭配。但是,女性可以在排卵期前从短期配偶处获得优秀的基因——可能优于丈夫的更好基因。”
因素之一是个性差异。根据英国纽卡斯尔大学Daniel Nettle的说法,乱交的男性性格很外向,神经大条,不太随和。Nettele说,“外向性格带来乱来的欲望,神经过敏程度低代表不太在乎所作所为,不随和意味着不会真正为周围的人考虑,不把欺骗配偶当回事。”Nettele认为女性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但还有一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需加以考虑,即开放程度。这一点是说得通的,因为乐于接受经验的人也更乐意于开拓新的关系。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2/clip-image002-thumb3.gif
Schmitt的调查支持了这一观点:“在所有文化中,排拒型依附1得分高的男性,也就是认为自己很重要而他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投资的男性,更倾向于短期关系或社交性尺度得分更高。”这种不安全感被认为来源于童年时代由于父母缺乏责任感或难以对家庭提供稳定的投入而造成的压力。他还补充到:“安心的男性更倾向于一夫一妻制。”女性的情况与此类似,决定因素在于信任感。“能高度信任他人的人会实行一夫一妻制。”Schmitt说,“而难以信任他人的人则更有可能在社交性尺度上表现开放。”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2/clip-image00417-300x256.jpg
无论睾丸激素的产生是否和男性处于何种关系有关,激素看上去以另一种方式确实影响了社交性尺度。有一些证据显示高水平的睾丸激素塑造阳刚的外貌,大家也知道外形阳刚的男性又特别吸引寻找短期关系的女性。那么他们会因为受诱惑机会特别多而屡屡难以把持吗?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2/clip-image00612-288x300.jpg
“女性性约束程度通常与其外表魅力没有关系。”
争论还在继续,Schmitt认为女性魅力与社交性尺度的关系将会有所增强。他指出,女性无疑同男性一样进化出从短期交欢中寻求收益;他辩称,一旦社会观念更加自由平等,女性会表现出这种偏好。“女性的短期交欢历来受到压制,各种双重标准摆在那里:男性搞一夜情可以被人们接受但女性做同样的事情却不可以。”Schmitt说,“一旦你给予妇女充足的资源和充足的儿童日常保育等等来解放社会,就会看到男性和女性的社交性尺度分数都很高。”这正是他与同事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发现,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富于极端自由的态度和不受约束的性习俗。
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女性承担着怀孕与哺育子女的责任,所以也很难设想男女对一段关系的期待的差异将来终会消失。
图注:
1. 男女性均进化发展出寻求婚外配偶的机会
2. 抚育幼子所需甚大,为此父母亲需要建立有承诺的关系
3. 外向性格者,无论男女,都更倾向于在性上的冒险
译注:
排拒型依附(dismissing attachment):
心理学家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将成人的人际依附风格按照(1)正向或負向的自我意像 (2)正向或負向的他人意像分为四类(attachment prototypes),分别是:
1)安全依附(secure):对自己与对别人都有较正向的看法,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可爱的,而别人则通常是可接纳的。
2)焦虑依附(preoccupied):认为自己是没价值的﹑不可爱的负向自我意向,而对别人则为正向的评价,此类型会寻求他人的接纳并藉以肯定自己。
3)逃避依附(fearful):一方面对自己是没价值的﹑不可爱的负向自我意象,而另一方面又认为别人是不可信赖的,藉着逃避和别人的亲近,也保护自己免受预期中来自别人的拒绝。
4)排拒依附(dismissing):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可爱的正向自我意像,但却认为别人是不可信赖和拒绝接纳的,同样会逃避合别人亲近,却是保护自己免于失望,维持一种独立自足与不易受伤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