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革开放后初中物理教材的演变(一)

(2012-04-12 07:30:20)
标签:

教育

物理教材

      

    改革开放的那一年,我登上了三尺讲台。三十多年来,经历了从物理教学大纲到物理课程标准的演变,也经历了一次次初中物理教材的演变和改编。

             第一套教材

    1978年秋季开始使用。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物理 第一册》,中小学通用教材物理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一版;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物理 第二册》,中小学通用教材物理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2月第一版。

http://s15/middle/4f17ec81hbd62c3a350be&690

    这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套全国统编教材。当时由于多数省市中小学是十年制,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基本学制,制定了教学计划。规定中学物理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一、二年级连续开设四年。各年级物理每周课时数为:初二年级二节,初三年级三节,高一、高二年级各五节。

   这套教材是依据197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编写的试用本,初、高中各两册。从1978年
秋季开始使用。

http://s13/middle/4f17ec81hbd62f38f709c&690
   《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了物理教学的目的是: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规定了教学三个原则:一是物理教学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二是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物理知识教学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明确提出了:初中讲述力学和电学的简单现象和简单规律,热学部分初中讲述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和简单的热现象,光学部分初中讲几何光学。

    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突出强调:一是讲好物理基础知识,要讲清物理概念和规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二是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并规定了必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数目。三是加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规定了课外作业的习题类型分别为计算题、作图题、问答题、实验题和综合题等。四是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依据《教学大纲草案》编写的两册初中物理教科书,第一册共十三章,其中力学部分九章,分别是:测量、重量、力、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浮力、运动和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热学部分共四章,分别为热量、物态变化、分子运动轮、热机。

http://s6/middle/4f17ec81hbd7033d8afb5&690
第二册共九章,其中电学六章,分别是:电流和电路、电流定律、电功电功率、液体气体真空中的电流、电磁现象、电磁感应;光学三章,分别为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学仪器。

http://s10/middle/4f17ec81hbd708ebc5bf9&690

    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使用国际单位制,书中用到的物理量的提法现在有很多是不同的,如“比重”、“重量”等,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多种单位制并存,如力的单位可以是牛顿也可以是千克等。

    这套教材使用后,扭转了文革十年造成的中学物理教学混乱的局面,系统、全面、严谨的阐述了中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物理知识。

    由于这套教材的指导思想是“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对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推动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因为十年文革,学生基础、师资水平、仪器设备缺乏,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更因为教材本身的要求远远高于文革前的教材,试用本在使用中,普遍反映深、难、重,特别是高中教材,一般中学不能适应。针对这种状况,教育部从两个方面开始采取措施,一方面是修改学制,另一方面是实行两种教学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