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亲子父与子系鞋带生活技能效率简单平凡时间精力回报育儿 |
教儿子系鞋带
孩子是不是什么事都要学?家长或老师是不是什么事都要教?
前两天儿子放学回家,路过锦江广场时,照例下车在广场散步。转了一会儿,儿子说鞋带总开,一边说一边系鞋带,走了一会儿又系鞋带,我留意看着他系鞋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儿子鞋带系得那么笨拙蹩脚,而且系不紧。多大的孩子了,竟然不会很好地系鞋带!岂不让人贻笑大方!
一件小事却反应一个大问题。我猛然觉醒,长期以来在教育孩子上有个漏洞,注重知识忽视了技能。在知识上,家长老师要教,孩子要学;在技能上,同样家长老师或教练要教,孩子要学,大技能这样,小技能亦如此。
系鞋带——小事一桩,我一直没当回事儿,从来没教过儿子。小时候,尽量穿没有鞋带的鞋,省去了系鞋带解鞋带的麻烦。长大后,我都是把他的鞋带放松然后在上部系个死扣或半死扣,穿鞋时不用现系鞋带。后来,一直这样穿鞋,有时鞋带开了,我看他自己也能系上,时常他也抱怨鞋带好开,我却从来没往心上去。我长期忽略的一件小事,不知给儿子带来多少烦恼,耽误了多少时间。
赶快教儿子系鞋带!我俯下身去,站在儿子同一侧,按照儿子的左右手方向一步一步教他系鞋带。开始儿子的手总是从下面抓鞋带,要系鞋带时,手就倒不上来了……必须扳过来!我教他从上面抓鞋带拉直,先系一个扣,压紧后左手将鞋带折成环状……我知道,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无论在旱地上学了多少,不下水就永远不会游泳。我做一遍示范,让他跟着系一遍,错了当时纠正。
我也是一边教一边总结,最后将整个过程分解成六个步骤。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学,一步一步做,儿子终于学会了,觉得这样系鞋带好多了快多了,自己也笑了。从儿子的表情上,我看出有一种掌握了一门技能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怕他不巩固,走几步路就让他重新解开,再系一次,反复练习。儿子真听话,也不嫌烦,可能饱受不会系鞋带之苦,现在让他练他就练,练完左脚练右脚,直至熟练为止。
中国的教育重知识轻技能,很多大大小小技能如果家长不教孩子可能无处去学。我也是受害者之一,直到现在我也不会使用中国国粹——筷子,即使使用筷子也是极其幼稚蹩脚的方式。从小幼儿园长托,餐具没有筷子,使用勺子,小学住校同样如此,长此以往就习惯用勺子了。此外,这种被认为应该人人都会的事情没人教,也无处学。参加工作后,一次去香港,在酒店用餐时,发现筷子的包装纸上印有带图案的英文使用说明,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关于筷子的使用说明,我按照说明学着用,结果让同行的老外见笑了。
你会洗手吗?这好像是个十分幼稚的问题。小时候,爸爸多次教过我,我一直这样洗手,但我不知对与错,看别人洗手都是很草率,觉得这样似乎很罗嗦。后来,在非典盛行时,我才第一次看到文字介绍的洗手方法,洗手全过程分解成七、八个步骤,我才知道爸爸教我的洗手方式是对的。
我想起在部队时,许多操练都有条例条令详细规定,一个看似简单的战术动作也都分解成若干步骤,做起来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如果出一本这样的书或视频影碟,教人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技能,如系鞋带、刷牙、洗脸、洗手、刷碗、包书皮、削铅笔甚至吃饭、喝水……这样的“教材”一定会受欢迎。这样的教材,我套用一个小时候特别喜欢的著名系列图书名,叫做《十万个都学会》。
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很多是每天必做的或不得不做的,做得好坏关系到时间效率及习惯养成,可能也是一个有素养的人的基本功。与学习知识一样,学习技能也需要花费时间付出精力,但这种花费和付出是一次性的,学会了掌握了是永久性的,日后会得以千百倍的回报。
这些小小不然的事值得去专门学费力做吗?我想起王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的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