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亲子自我管理丢东西找东西红领巾美国加利福尼亚机场“雕塑” |
丢了东西要学会去找
儿子小时候丢东西是有名的,我印象最深的是红领巾,从五岁戴上红领巾到十一岁摘下红领巾,丢得不计其数。最初,红领巾买那种红绸子料儿的,不久发现这种料儿系不紧,容易松开而丢失。后来,买棉布料儿的,再后来干脆买一大块红布,裁剪若干条以备丢失,以至于摘下红领巾后还剩下很多条(长大了以后,丢得少了),找机会都捐出去了。
上小学时,什么铅笔橡皮格尺一类的文具也是丢得不计其数,严重的时候文具全军覆没,连文具盒一起都丢了。此外,还丢过饭盒及饭盒包水瓶子等等。上中学后,丢的东西少了,但价值增加了,在课外班把心爱的最好用的手机丢了,价值昂贵材料进口无毒无污染的水杯丢了几个。我经常检查儿子的东西,所以他丢了什么我也都知道。
我的原则是孩子要管理好自己,东西不能少也不能多。每天早晨上学带去的东西,晚上放学要带回来。如果发现东西少了,我要说他几句,提醒他第二天去找。我告诉儿子,每一样东西都是劳动换来的,凝聚着汗水和心血,不能轻易丢失,尤其是这些东西不是你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更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同样,东西不能多,别人的东西一律不准要,不到迫不得已也不准借,借后要马上归还。如果我发现儿子文具盒里有不是自己的东西,如铅笔橡皮等,我要求儿子明天必须还回,到校后马上询问前后左右的同学,如果无主交给老师充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丢了东西后要学会循着线索和路线去找,不能丢了东西连找都不找。儿子红领巾上我都写上他的名字和班级,期待拾到的同学送回来或送到老师那里。师大附小收发室里,有一个地方专门放着孩子们丢的东西,如果认真去找,很有可能会找到。据儿子说,那里各种东西很多,红领巾也不少,但儿子却从来没能找回来,因为那些红领巾上都没有他的名字。看来丢东西是孩子的通病。
有一天晚上,我在吉大附中门口接儿子,他上完AMC8辅导课出来,我见他书包放水杯的地方时空的,就问他“水杯呢?”因为,此前他刚刚丢了一个好水杯,我特别注意到了。“哎呀!忘了……”儿子看着我。“忘在哪了?赶快去找!”我和儿子一起返回学校去找。这是教学楼大门都锁上了,我央求值班教工给我们打开了门,回到刚刚上课的二阶教室,水杯就在他的课桌上放着。东西忘了丢了不要紧,发现以后应该尽快去找,即使找不到也不遗憾。
就孩子丢东西吗?就中国人丢东西吗?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几张图片是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cramento机场拍摄的。这个巨大的“雕塑”可是用实物“建造”的,这一个个皮箱一件件行李都是该机场有史以来那些下了飞机不取东西就走人大大咧咧的家伙们遗留下来的“警示物”。现在放在这里,为类似的人提个醒,你看到这个“雕塑”,还会丢东西吗?
这些东西都是谁的?都是什么东西?可能是美国人也可能是外国游客的。不管是谁的,不管是什么,丢在这里也够闹心的了。想想看,出门乘飞机不像乘火车,本来就不能多带东西,要带的东西一定是必需的必带的有用之物。里面有没有证件一类的东西?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丢了,不仅经济受到损失还带来很大麻烦,此外还破坏了旅行的好心情。如果回到这里找一找呢?哪怕打个电话咨询一下,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如果你的东西真的被别人拿走了,那你也就没办法了,只能认了。儿子丢东西,我总免不了说他几句,提醒他以后注意。他的手机在课外班丢了,我没有说他,本来他就很伤心,又不是自己弄丢的,放在书桌膛里,出去一会儿回来就没有了。这次,我还对儿子说了一句宽心话。“不就是一部手机吗?没关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