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象王国
大象王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30
  • 关注人气:3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的外教——凯瑟琳(一)

(2008-03-17 23:52:21)
标签:

教育

亲子

英语学习

口语

英语听说

外教

凯瑟琳

加拿大

附小

生活情趣

生命质量

育儿

儿子的外教——凯瑟琳

儿子的外教——凯瑟琳(一) 儿子的外教凯瑟琳(象爸爸摄)



儿子学校每两周有一次外教课,对学外语的孩子来说,实在是难得好机会。人们常说,学习外语首先要培养兴趣,其实学习外语的兴趣主要来自听、说和交流,当你能听懂,当你会说,当你能与外国人交流时,你就会对着门语言产生兴趣。

而外教的课,主要就是练习听、说和交流,对培养孩子学外语的兴趣大有益处。据说现在社会上的外教课外班,每堂课就要二百元人民币。可见外教课有多么珍稀昂贵。

然而,我心里有一片阴影,我知道儿子有上课不听讲的毛病。我总是担心他能不能充分利用外教课,上课能不能好好听讲,能不能尽力争取课堂发言机会,能不能主动与外教聊天交流练习口语……儿子在学校上课,我也不能去监视。不像课外班,我可以透过窗户、门缝儿观察儿子的表现。

 

 “你的儿子是……眼镜?”

 

后来我想出个办法,同家长与中国老师建立关系一样,结识一下这位外教,建立建立关系,请她注意注意儿子,帮助帮助儿子,提携提携儿子。

那天我来到附小外语教研室,先找儿子的英语老师门欣崴,了解儿子学英语的情况。附小的教研室很大,可能全校的外语老师(包括外教)都在这里。后来这位外教走了进来,看上去是一位挺和蔼的胖老太太,我跟门老师说,我想同外教谈一谈,门老师看着我,愣了一下,对我说她不懂中文,我没说什么,心里想她可别不懂英文呀。

我走过去同她打招呼,她很客气地请我坐下。我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是哪个班谁谁的爸爸,又描述了儿子的外貌,“你的儿子是……眼镜?”她眯着眼睛,努力在大脑中的屏幕上搜寻着,显然她没有把我和儿子对上号。我想,在老外眼里中国孩子都一个样,就像在中国人眼里的老外一样。她略带着歉意对我说,她教的班比较多,而且课间跨度又大,很多学生见到都认识,但和姓名对不上号。

接着,我们聊了起来,我介绍了儿子学外语的情况,说到我的期望,想让儿子张嘴说英语。她表示理解我的心情,会关照一下儿子,她把儿子的班级和姓名记了下来。

我打量了一下外教的办公环境,她的桌椅和电脑与其他老师完全一样,但桌上的摆设和文具教具等却明显不同。她的桌上放了些色彩斑斓造型奇异的塑料玩具,笔筒里插着漂亮的小圆珠笔,桌子上的小书架两侧粘贴满了用彩笔写的纸条及学生送的贺卡,我凑上前仔细看看,都是各个班级课程安排表和授课内容等。她指着学生送的贺卡,笑着对我说,这是她的骄傲和自豪,话语中好像贺卡能证明学生对她的认可。那天她恰好没课,我们聊了很长时间。

后来,我又多次去学校找过她,渐渐地和她熟识了,她陆陆续续同我说一些有关她自己的事情。我发现,她绝不是等闲之辈,她不甘寂寞与孤独,是一位颇有生活情趣,很讲究生命质量的老太太。

 

 “天生就愿意到处走动”

 

凯瑟琳今年59岁,她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落基山脚下克兰布鲁克镇。她毕业于加拿大温莎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国际金融贸易,毕业后曾当过中学教师、秘书、公司白领职员等。

凯瑟琳以精通德语和法语的优势经常在海外工作,曾在加拿大航空公司驻德国法兰克福办事处担任一等秘书,在法国里昂雷斯顿公司任商务主任……足迹遍及法国、德国、巴西、秘鲁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

“我就愿意做生产线上的商品,一刻不停地流动,到处走走看看。”她对我说。

“为什么呢?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年轻时多走走还行,年纪大了应该呆在家里安享晚年了。”

“我天生就愿意到处走动,我只要走得动就还要走,世界这么大,生命这么短暂,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凯瑟琳对我说。

“你在异国他乡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没遇到过什么,其实影响人与人交流主要在于语言,至于社会习俗等大同小异。”

“所以你到中国来帮助中国小朋友学习语言?”

“哈哈……其实还有个原因,我很喜欢孩子,就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她爽朗地大笑起来。

这老太太一辈子不甘寂寞,真是在不停地走动,这不现在又来到中国。

 

 “就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凯瑟琳的生日在61日。

她说:“人的出生日自己无法选择,我出生在六月一日,大概是上帝的安排,让我永远当孩子!让我永远和孩子们在一起。”

然而可能是上帝的安排,她真的总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特别喜欢孩子。到中国后,她喜欢上了中国孩子。

去年61日,儿子班主任魏老师邀请我参加学校庆六一的活动。我在校园里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围着她,有的拉着她的胳膊,有的抓住她的手,那个亲热劲儿令人羡慕!那天她与孩子们一起庆祝节日,孩子们陪她一起过生日。这个老太太外教这点特别好,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孩子们相处融洽,没有隔阂。

“孩子们一声声善良美好的祝愿让我非常感动。”后来她对我说。

“你对附小孩子印象如何?”

 “中国孩子很聪明很有教养很可爱,尤其是特别善良。”

在教学和生活中,她发现中国孩子特别善良,特别有人情味儿。如果她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帮助。一次她患了轻微感冒,她自己都没在乎。午休后,她发现自己的桌子上放了几片色彩斑斓的儿童感冒药,不知哪个孩子把自己的药给她送来了。

 

 “我只管上课,不管纪律”

 

从凯瑟琳的课表上可以看出,她给“高价班”上课的课时很多。附小的“高价班”始于儿子的下一届,那时学费好像四万多,现在应该更贵了吧!“高价班”每班学生较少,全英语教学,尤其是外教的课较多。我想这可能是吸引学生和家长的一大亮点。

记得有一次我到学校经过“高价班”教室,正好赶上外教上课,我就凑到后门,透过窗户往里看,尽管那位男外教在尽力讲课,但很多孩子在说笑闲聊,有的还在看中文课外书……与中国老师不同,外教还是在那讲着,不见他怒吼,也没把学生叫起来罚站,更没把违反课堂纪律的拖出去……给我我的感觉是,老外上课不管纪律。

就这个问题,我同凯瑟琳聊过一次。

“如果学生不听课怎么办?”

“学生不听课首先是老师的责任,老师讲课不能有效吸引学生,就得从自身找原因。孩子都具有求知欲,当老师的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这一欲望。”

“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一般来说,小班上课效果好,中国学校一个班孩子太多,班级应经常调整,尽可能把兴趣爱好相同的孩子安排在一个班里。”

“你上课时管不管纪律?”

“我只管上课,不管纪律。我相信课讲好了,纪律自然就好了。”

“如果还是有个别小孩子捣乱呢?会不会体罚他?

“一般不会,如果那样也只是调皮淘气,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老师用博大的爱心会融化一切对立。”

“在中国学生不听课全是学生的错,老师永远是对的。”

“那不一定,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只要老师做得好,学生不会不听课的。”

“如果学生就是不听课呢?”

“那老师就该走人了!”

 

 “我是老师,也还是学生”

 

凯瑟琳曾对我说,不到中国不知东方文化之博大精深,不到附小不知中国人才辈出。不知她说这话是否有夸张成分,作为中国人,我还是听得挺顺耳。

东师附小是国内 “开放式”“个性化”教学基地,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似乎领先一步。我觉得,学校的确为孩子们创造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不论你的爱好和兴致何在,都能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学校教学楼活动空间琳琅满目的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及手工作品常常让凯瑟琳赞叹不已。

“我是老师,也还是学生,因为人一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实在太多了!”凯瑟琳感慨道。

在学校,她一边教中国孩子英语,同时把自己当作学生,向师生学习中国文化。到了周末她就去逛街、游园。如果在街头巷尾碰到东北大秧歌、二人转、武术、太极拳等感兴趣的“演出”,她会津津有味地一边看一边拍照。

长春南湖是她常去散步的地方,有些书法爱好者常在此用一种拖布大小的“毛笔”,利用湖水在地上写字。她虽然看不懂那些龙飞凤舞的汉字,但她却愿意看。

“我似乎能看出中国‘龙’的韵味。”凯瑟琳得意地说。

她还喜欢中国美食和厨艺,除了到饭店品尝各种菜肴外,她经常买点儿蔬菜、肉及各种佐料,试着作些白菜炖土豆、酸菜熬粉条和小鸡炖蘑菇一类的吉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