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亲子儿子爸爸亲情好人家庭教育爱心耐心孝敬情义责任是非正确错误育儿 |
我经常告诉儿子:将来你怎样当爸爸
07年8月儿子在南京
从儿子八岁至今(十岁),其实儿子更小的时候也有过,只要我与儿子在一起,我会经常告诉他:将来你当爸爸时,应该如何如何作……儿子当爸爸,即使从现在算起,恐怕至少还要十五、六年时间,现在说这些,现在教他怎样当爸爸是否早了点儿?
我觉得不早,现在不是提倡早教吗?孩子早晚都是要做爸爸或妈妈的,早早在这方面教育孩子有几个好处:首先,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会很深刻地烙在心灵里,甚至一生都铭记不忘;其次,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说的话能听的进去,长大了自己有了主意,不仅可能听不进去而且还可能嫌你唠叨;第三,孩子小时候经常在爸爸妈妈身旁,最适合用现身说法或生活中的例子给孩子讲道理明是非,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忙,上了大学或工作以后,恐怕见面的机会都不多。最后,有时我对孩子做错了事儿,我会说一句,将来你当了爸爸可不要这样,既给孩子道了歉,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现在提倡孩子不仅要学习好将来成龙成风成为顶尖成功人士,还要首先做一个好人。我觉得“做好人”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非常现实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事情。什么是好人?好人首先体现在好孩子身上,然后体现在好爸爸好妈妈身上,最后体现在好爷爷好奶奶身上。这些做到了,再加上其它好人要素,这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好孩子首先要孝敬爸爸妈妈和长辈,好爸爸好妈妈首先要爱孩子孝敬父母和长辈,好爷爷好奶奶首先要爱自己的孩子们。这是好人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从这一点出发,再把好人的内涵和外延充实和扩展,一个好人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其实好孩子、好爸爸妈妈、好爷爷奶奶和好人可以用几个字简单概括:爱心、耐心、孝敬、情义、责任。我对孩子现在做好孩子,将来做好爸爸做好人的教育就是围绕这几个字展开的。
夏天,每天接儿子放学回家,经过共青团花园和昆仑二路时,总能看到一位妈妈带着一个面部患有白癜风的智障儿童。四、五岁的孩子说话还说不清,妈妈脸上总是绽露着笑容,充满希望面对孩子,耐心地给他纠正错误,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说话,一个数一个数地教他数数,此情此景真真让人感动不已。我对儿子说,你看这个孩子既是不幸又是万幸,不幸的是他得了这种病,万幸的是他有一位伟大的妈妈,他生活在妈妈的爱中,同样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你当了爸爸后,要向这位妈妈那样爱孩子。儿子天真地说,我一定会好好爱儿子的。我给他纠正道,不一定是爱儿子,是爱孩子!对孩子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是包天容地的爱。这个孩子无论是男还是女,无论是智力健全还是智力有缺陷,无论是生理健全还是生理有缺陷,无论是长得漂亮英俊还是长得相貌丑陋,都要深深地爱他(她)。
儿子四岁那年冬天,患了感冒,我带儿子到一汽总医院儿科打针。打针的孩子很多,拍着很长的队,后面的孩子看见前面的孩子哭,就害怕了。快要轮到其中一个约五、六小女孩时,她突然大哭起来,这是她爸爸从旁边走过来恶狠狠对她说:“你他妈再哭,我踹死你!”若不是听到孩子叫他爸爸,我简直不能相信他是爸爸,我觉得他严重亵渎了“爸爸”这个充满情与爱的神圣词汇。尽管他并没有打孩子,但是这种心理伤害并不亚于肉体伤害。我指着这个爸爸,告诉儿子,在孩子最需要他时,他竟然这样对待孩子,他不是人!更不配做爸爸!爸爸相信你,你当了爸爸是绝对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爷爷生前有病住院时,我经常要去医院照顾爷爷。冬天有时天很黑了,儿子不愿意离开我,就不让我去,显得很伤心的样子,这时我就会带着他一起去医院。到了医院,一来让他看我是怎样伺候爷爷,二来他也是个小帮手,三来爷爷看见小孙子也很高兴。趁这个机会,我告诉儿子,亲情是对等的,不仅仅是爸爸对儿子的亲情,也有儿子对爸爸的亲情。除了亲情外,爸爸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上对爷爷下对儿子,对家庭的责任是每一个人首要的必须承担的责任。将来你当了爸爸,也要承担这份责任,既要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还要照顾好自己的爸爸,爸爸——儿子——爸爸,谁都是重要的,缺谁都不行。
儿子两岁时得了感冒,从医院开的药我忘记叫什么了,是面状的很苦,吃药时要把药面儿搅在水里,一口口咽下去。因为药里直接加糖会降低药性,只能这样苦着吃进去。儿子嫌苦说啥也不吃,最后妈妈和奶奶都急不可耐,要采取“行动”,想捏住儿子鼻子将药强行灌下去。我坚决不同意,抱着儿子耐心给他讲道理,我坚信只有不懂道理的大人,没有不懂道理的孩子。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儿子终于同意吃药了,并且与我配合得很好。吃完药后,我对儿子说,将来你当了爸爸,也要这样给孩子吃药,一定要有耐心,可不能捏住小鼻子往里灌啊!儿子笑了。
儿子三年级时,一次老师打来电话,说儿子上课说话不好好听课,当时我很生气。晚上儿子回家后,还是一副若无其事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终于忍不住了,跟儿子发了火,还摔了门,把门上的玻璃窗震碎了。过了一会儿,我平静下来后,知道自己错了。为了减少对儿子心灵上的伤害,我先默默地打扫了“战场”,然后主动跟儿子道歉并希望儿子也改正错误。事后,我问儿子当时的心理感受,儿子说当时很害怕很难过也很痛苦。我说你体会到了孩子的心情,等你当了爸爸后,千万不要这样做,你的孩子也会使这种心情。我又说,你知道爸爸的心情吗?爸爸得知你上课不认真听讲很生气很生气,你当了爸爸后也会与爸爸现在的心情一样,你能体谅爸爸吗?如果能体谅爸爸就改正自己的错误。儿子点点头,抱住爸爸哭了。
一次我带七岁儿子到学校打预防针,打针地点设在东师附小室内体育馆里,全校各个年级同学都在这里打针。有个三年级女孩大声哭起来,说什么也不打针,她奶奶(或姥姥)当着众人面训斥她。儿子情绪受到影响,也有些害怕,为了消除这一畏难惧怕心理,我带着儿子围着体育馆跑道跑步,接着又玩拍皮球,很快儿子就主动要求打针。这时那个女孩还在哭,突然看见几个护士冲过来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它个小女孩抓住强行按在地上打针,小女孩拼命挣扎,声嘶力竭地大声尖叫……她的奶奶却站在旁边帮助护士按住孩子的腿。我看到这个场面很生气,我走向前去对她们说,你们不能这样给孩子打针!结果却遭到护士的白眼。我看到护士们由于生气而涨红的脸,心里充满对她们的鄙视。事后,我告诉儿子,这些护士还是好心,但是好心却做错了事儿。这一针解决了生理问题,却播种了心理恶果。这位奶奶不负责任,只管打了针就行,不顾孩子心理感受,不能这样当爷爷奶奶。记得我当时还用了一个不恰当的词来形容她奶奶——助纣为虐!
我盼望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会懂得道理,会分辨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进而弘扬和坚持对的避免和改正错的。盼望着儿子现在当个好儿子,以后当个好爸爸,未来当个好爷爷。我相信,这些都做到了,就与做一个好人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