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律警方大学生财产犯罪扒手郑州博士教育教育留学印度纪燕萍 |
分类: 时事杂谈 |
报报道,从10月末到今年年底,郑州警方将从该市21所大中专院校中选出2000名学生反扒志愿者,于每周六下午、周日上午在市区各大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巡防反扒。2000名大学生的志愿反扒巡防,是目前郑州“大巡防、大回访、大走访”活动的一部分。
警方组织大学生志愿反扒看似一件好事,比如,大学生思想觉悟高,对于反扒很有主观热情,让他们参与反扒也是对他们的一次社会教育,并且,大学生人数众多,对于扒手很有威慑力。然而,我们更应该看来,在这场由警方组织的大学生反扒大运动背后,映射的是公共安全责任的泛化。
众所周知,反扒抓扒是警方的法宝义务,警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打击盗窃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警察不光经受了长期的特别训练,而且还配备了必要的强制力量。反观大学生,法律虽然没有禁止大学生志愿反扒,可法律也没有授权警方能够组织大学生反扒,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反扒是警方的本来职责,警方反扒是执行公务,可大学生反扒算什么呢?二来是因为反扒是个危险性很高的事情,让手无寸铁的大学生来对付藏身暗处的扒手,万一发生意外该怎么办,实在让人倒捏一把汗。
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盗窃犯罪正呈上升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移送起诉刑事案件39592起61499人,提起公诉36108起55681人。统计4年来的数据可以发现,属于侵犯财产犯罪的有31957人,占被起诉人数的57.4%。其中,盗窃犯罪较多,共有17796人,占侵犯财产犯罪总数的55.7%。由此可见,郑州的盗窃形势非常严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受警力有限等条件的制约,已经超越了警方所能控制的范围,但这并不能够成其为组织大学生志愿反扒的理由。
郑州市检察院不久前就组织过一次调查,调查对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刑事犯罪情况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分析,报告最后尖锐地指出,刑事案件之所以高发,主要是因为“收入差距变大、社会管理不到位、侵财犯罪定罪数额标准滞后”等问题。这份报告充分表明,如果不从控制收入差距等源头上做文章,单纯一味地反扒,未必能够收到实际效果。联系到警方组织大学生反扒这件事情上来,即使大学生反扒当真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长久之计吗?大学生能够永远这么志愿反扒下去吗?我想,这也是此次大学生反扒运动得不到舆论支持的根本原因。
热心的网友甚至将此事和郑州警方热衷抓嫖的新闻联系了起来,我也以“郑州”和“抓嫖”为关键词在谷歌上进行了搜索,记录多达13600条。嫖娼和盗窃一样危害社会,可警方为什么偏偏组织大学生反扒呢?也许有人会说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担心大学生因此受到不良影响。我想,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后者通常搀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结,警方是不会轻易舍得让旁人涉足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大学生就可以置公民责任于之度外,而是说,让他们参加一些既有社会意义,危险性又不大的公益活动也未尝不可,比如让他们举着彩旗引导市民文明过马路、骑着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