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教授不做官才有诺贝尔奖

(2009-10-31 12:51:10)
标签:

就业

留学

博士教育

一流

官员

印度

教育

分类: 异域风情
    可在印度,政府从来都不把学历摆在第一位,什么样的官员该提拔,绝不是以文凭来认定,而 是凭借个人的工作实际和选民的一张选票,在大学里也是如此,小到课题立项,大到大学管理,都不是由长官说了算,而是由教授们说了算,所以,印度的教授博士 们也不情愿做官,他们更多地是沉下心来做自己的学问。也正是这样,他们已经9次荣登诺贝尔奖的顶峰,出了一个个像泰戈尔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应有适当调整,并当场倡议教授治学,还学术权力以学术,赢得全场分贝最高的掌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纪校长的话不仅赢得了“全场”最高的掌声,而且赢得了网络上最高的掌声。纪校长的话之所以赢得了如此之多的赞扬,并不是他的观点多么精辟独到,论述多么深刻全面,而是因为他说出了一些和他处于相同或相似位置的人不敢说出、不能说出的“真话”。其胆略过人,勇气可嘉。

我觉得,中国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博士当官,应该说,这是博士教育的一种悲哀,众所周知,博士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是教育的最高阶段,是研究型教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最应当从前的是与所学专业相一致的科研工作,然而在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博士们不是运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潜心探索科学未知,钻研科学成果,而是凭借自己的学历优势挤身官场,去做那些本专科生都能够做得好的事情。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使得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官本位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学术从属于行政,成为行政的某种工具。

其二,官学勾结,学术一旦从属于行政,就必然会导致行政权力干涉学术的事情发生,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官员运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大搞权学交易,利用手中握有的各种项目审批权,给学校安排土地批租、增加经费等许多好处,用权力来换取学位。大量已经查明的腐败案也已经表明,权学交易大量存在。当然,既然是交易,就是双方的,问题不光在官员这边,某些缺乏独立精神的高校也罪责难逃,趁机将文凭化作谄媚的礼物,从入学到毕业,主动为官员们设计了一条秘密“绿色通道”,入学考试一般都是学校单独命题,有些高校甚至打出了“免试入学”的旗号,不断扩大官员博士招生规模。这样一来,学术当然就是纯粹的学术,而沦为行政学术了。

《半月谈》在去年曾作过一项调查,一些国家部委领跑了“官员博士化”进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政府部门需要这么多的博士吗?当然不是,因为政府的职能是公共管理,除了个别专业性岗位外,大部分行政岗位本科学历足以胜任。根源何在?我想,毋庸我多言,多数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是否拥有博士学位往往成为提升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直接导致一些官员对博士学位趋之若鹜。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一流的人才在学校,二流的人才在企业,三流的人才在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尽其才,进而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创造出一流的财富。然而在我国却恰好相反,公务员待遇已经成为全社会令人眼馋的香饽饽,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仅明显高于企业,而且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更是令企业职员和教师望尘莫及,在这种背景下,博士怎么可能不削尖了脑袋朝公务员队伍里挤呢?中国最大博士群在官场,这句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但愿我们的政策制定者能够从中悟出点什么,进而对相关政策作出适当调整,这将会是教育之福、民族之福。毫不客气地说,我国之所以久与诺贝尔奖无缘,此即主要原因之一。

可在印度,政府从来都不把学历摆在第一位,什么样的官员该提拔,绝不是以文凭来认定,而是凭借个人的工作实际和选民的一张选票,在大学里也是如此,小到课题立项,大到大学管理,都不是由长官说了算,而是由教授们说了算,所以,印度的教授博士们也不情愿做官,他们更多地是沉下心来做自己的学问。也正是这样,他们已经9次荣登诺贝尔奖的顶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