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缘何没有“有偿家教”一说
(2009-10-21 09:56:51)
标签:
就业
教育
家教
教师
禁令
印度
印度教育
纪燕萍
中国留学生
|
分类:
异域风情
|
印度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家教,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特别是印度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并不是一次性的高考成绩,而是高中阶段的表现和成绩以及高校的单独
考察,家长们对所谓培训一点兴趣也没有,孩子们除了正常上下课,从不用参加什么课外培训,教师也不走穴搞什么辅导班挣外快。
昨日,浙江放开有偿家教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与其它省份不同的是,浙江不是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其勇气着实值得称赞。
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的初衷不可谓不好,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样的禁令肯定会得到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是,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出另外的问题:这样的禁令哪怕行得通,能够执行多久呢?
从本质上来讲,教师给学生家教没有错,错就错在有偿。退一步讲,如果基层教育阶段的教师们从事的有偿家教和自己的学生无关,而是类似于大学教授的学术报告或讲座,有偿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多与自己的学生有关,这当然容易导致一些教师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一般学生面前“留一手”,而通过有偿家教给学生 “开小灶”。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有偿家教的确该管管了,可如何管,就是一个问题。毫无疑问,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就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式,但不是最理性的解决方式。
无论怎么说,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有偿家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它是伴随着收入分配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升学和就业压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集中爆发而出现的。那么,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终归奈何不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的大背景。因此,此禁令面临的必然后果是执行难,接着沦为纸上谈兵和一阵风,最后不了了之。
堵不如疏。与其堵着不让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还不如建立一种机制,让在职教师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和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从事课外辅导。在我看来,最起码应做到三点:一是在职教师的有偿家教必须阳光操作,并且到校方登记备案,经得起学校、学生和家长及有关方面的检查监督,否则,即视为违规;二是明确有偿家教的收费标准,让有偿家教从地下走上台面,从而做到规范化;三是对家长盲目要求孩子参加家教的风气进行正确引导,避免他们无视孩子的学习实际情况为了家教而家教。
说到这里,我更是忍不住要说的是,印度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家教,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特别是印度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并不是一次性的高考成绩,而是高中阶段的表现和成绩以及高校的单独考察,家长们对所谓培训一点兴趣也没有,孩子们除了正常上下课,从不用参加什么课外培训,教师也不走穴搞什么辅导班挣外快。所以,在印度,根本就没有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一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