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考不上怎么办?

(2009-07-10 11:10:10)
标签:

考大学

专业

就业

留学

印度

it

留学费用

印度留学网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据各省市教育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各地高考报名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其中湖北省约有2.6万学生放弃高考,占总数的5%左右;青岛的报名人数也下降了10.55%,而北京地区的高考总人数比去年减少了1.7万人为近5年来最少,另外上海地区的高考报名人数下降比例竟然高达20%左右为近几年的最低谷。今年的这种情形与前几年大家争破脑袋考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些放弃考大学的学生他们对未来又做了怎样的打算呢?

■     考大学=就业 ?

    长久以来家长们都把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认为只有考上了大学孩子将来才会有出路,才能找到好“饭碗”。然而现在真的是上了大学就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吗?

    赵刚,湖南大学本科毕业,学习“信息安全”专业,身高175cm、专业过关、英语过关,熟练掌握C/C++语言以及IDS、PKI、漏洞扫描等安全知识技术与软件,还拿到了华为3COM认证网络工程师证书。这样的一份履历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已经算是翘楚,然而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份简历竟然在人才市场屡屡碰壁,赵刚辗转五省市依然没有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尊当起了保姆。这样的结果令很多人都感到很震惊,并且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当记者采访赵刚时他对记者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是一个生长在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考大学在我们那里是件大事,因为这要花去父母辛苦一辈子挣来的积蓄。被湖南大学录取后我以为自己已经离成功很近了,可是没有想到现在会沦落到这种境地。我学的是信息安全,这在IT领域里是很热的专业之一,可是当一次又一次被企业拒绝后我真的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我上大学四年所付出的一切全都白费了吗?”对于赵刚提出的这个问题记者也只能很无力的对他进行一下安慰而已。

事实上赵刚的这个事情并不是特例,像他这样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有人在。据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仅为35.6%,而大学生的起薪也降到了1000元以下,这对于很多对未来抱有幻想满怀期待的大学生来说着实是个很难接受的数字。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了为什么找工作却还这么难?

■     如果不考大学,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不算是什么新闻,为了能够找到工作很多大学生已开始主动降低身价以求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教育体制相对落后,学校所学与社会实践明显脱节。拿计算机专业为例,在学校所学的应用软件到了毕业后基本上早已被社会所淘汰,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所学无用。那么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年放弃高考的学生的选择。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是提前步入社会自己创业;第二种是准备复读等明年更加有信心时再参加高考;第三种是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靠父母的积蓄混日子;最后一种是对国内教育失去信心准备出国留学深造。根据这四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选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首先我们要排除靠父母积蓄混日子这一选项,因为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希望看到孩子变成一个靠“啃老”过日的人。剩下的的三种,其中复读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为现在每年的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即使复读也不一定会比之前考得好。而还有些比较有志向的学生选择创业,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创业对他们来说同样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创业失败损失将会是非常惨重的。最后剩下一个选择是出国留学,这对于那些不喜欢国内大学的学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虽然海归现在找工作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比起在国内大学生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可是留学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高额的费用,对于国内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留学是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选择走哪条路都是有利有弊的,但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一点,如果抛开费用问题留学无疑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最有利最有把握的一个选择。

提到留学,费用问题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我们更多的工薪家庭来说,给孩子做如此大的教育投资是否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呢?

 

■     教育是投资,性价比是关键

    做生意的人都清楚,当一笔买卖投资和收益成正比时才值得投资。同样,教育也是如此,

    对于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供孩子上大学是他们一笔很大的投资。但我们从上面的一些资料里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很困难,即使找到工作也是薪水微薄,这就意味着我们家长的投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当然家长为孩子做教育投资都是无私的,并不是要得到什么回报。但是如果家长为孩子做了很高的投资最后得不到回报或是很低的回报时,那么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来说都将是笔沉重的负担。因此即使不求回报在做教育投资时也要考虑一下性价比因素。下面我们就拿三种教育投资方案来分析下各种方案的性价比。

    首先是选择在国内读大学,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有限更多的学生是在二三本大学就读,这类学校的学费普遍比较贵对家长来说仍然是比较大的一笔投资。而之前我们也分析过,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本科生已在就业市场中不存在任何优势,再加上企业对现今大学生的认同感在急剧下降,这使得大学生们的就业很困难。因此这种投资的回报值是很一般的。

    另一个选择是让孩子就读高职或职业技术类学校,这种投资方案的特点是低投资回报稳定。由于近几年企业急缺技术类员工,因此导致了一些技术类培训学校的招生火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些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在一些比较基层的岗位就职,对于那些对未来抱有很大期待职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想从事这种技术类的工作。

    最后一个选择是留学,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高投资的选择,但是高投资就有高的回报。一般情况下,海归的就业率比起其它学生来说有着更大的优势,并且薪水也要高出很多。可是对于我们广泛的工薪家庭来说,即使是想选择让孩子留学也没有机会,因此出国留学的高额费用是他们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那么如果有一种留学它并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并且可以让学生接受到比在国内更加先进的教育家长是否值得一试呢?

    近几年随着留学市场的火爆,一种“平价留学”项目悄然而生。而在其中又以韩国、日本、印度等这些亚洲国家最受大众青睐,特别是印度以其最“便宜”的学费及最高薪的就业前景正在受着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和欢迎。

 

■     印度留学,最具潜力的教育投资项目

    提起印度,大学首先想到了它是与中国一样同属发展中国家,并且经济远没有中国发达。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印度虽然经济落后教育水平却早已超过了中国。

    印度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其GDP的50%都是由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并且印度又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其教育体系现在位于世界第九位。特别是印度的IT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印度目前是紧次于美国的第二大IT大国,而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印度软件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第一。也因此通过印度所培养出来的IT人才也活跃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美国硅谷38%的软件人才来自印度。超过18%的微软员工,16%的IBM员工,17%的网络人才和超过10%的医生,21%的护士曾经在印度接受过教育。

    印度以其世界最顶尖的IT技术及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造就了学生毕业后的全球就业优势。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在印度的大学设有办事处,专门发现和接收他们需要的各专业优秀毕业生。同时据印度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印度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就业率高达88.1%,其中又有54.1%的学生前往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或其在印的公司就业。这样的数字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显示出了印度计算机教育的优势和国际认可度。

    对于中国广大的工薪家庭来说,具有超高性价比的印度留学绝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机会。现在只要花上1-3万的费用(学费+生活费)即可送孩子到印度留学。这个费用与在国内上大学的费用基本持平,同时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是国内大学生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IT一直都是我国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因此这个行业的潜力是无限的。同时目前我国实用性软件人才缺口极其严重,甚至到了有些企业因为没有相关人才而面临放弃部分市场的尴尬境地。可以预见到印度留学的IT高端技术人才未来将会成为我国IT市场的主力军被企业所欢迎。

    只花国内二、三本的费用就可以学到世界一流IT知识同时可以学习语言成为国际型人才,印度留学即将会成为史上最具投资潜力的留学项目。     

 

    据悉,印度人力资源部2009高校报考已经展开,中国地区报考可咨询印度教育授权单位——赛昂教育集团印度留学网,中印正式交流项目、正规留学机构、正式渠道输出、官方学历认证,为保障赴印留学生高薪就业,印度留学网与中关村、大连、印度软件园、青岛工业园及空中网、泡泡网、中石油、鲁能泰山等国内外50多家著名企业一起组建了印度留学就业联盟,为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查询网址:www.57in.com

全国咨询中心:400-600-51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