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在新湖南省政府宿舍楼对面以修建职工宿舍楼名义违规修建百余套别墅。该宿舍楼成为新湖南省政府方圆几公里内的绝版别墅,于市场价相比较,一套别墅的价格仅仅是市场价的四分之一。而在用地的审批过程中,促成半价拿地的,就有湖南省一名主管副省长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领导为此"出力"。(《齐鲁晚报》9月19日)
不难发现,审计署驻长沙办事处能够以半价拿地,并且最终违规建起百余套别墅,所凭借的正是审计署驻长沙办事处作为中央派驻机构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法定审计权力。试想,如果不是手握大权,审计署办事处断然不敢,也不可能就在省政府宿舍楼的对面明目张胆地盖起具有福利性质的豪华别墅群。
当然,把审计署办事处违规建别墅的责任归结为权力过大并没有错,但真正的原因恐怕不在这里。我注意到,该绝版别墅无论是在土地审批、动工开建还是在最终落成直到最后交房的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不光没有受到任何官方背景的检查监督,而是一路过关斩将、绿灯通行,甚至连媒体曾经的一次调查采访在面对这样一个中央机构时候迫于压力也不了了之,就足以说明监督的缺位在促成审计署办事处违规建别墅事情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所以说,审计署办事处违规建别墅的关键在于政府公权力对审计的监督乏力,正是因为审计部门能够游离于法定监督的序列之外,才使得审计署办事处违规建别墅的奢望成为了现实。
以往,我们都只是片面地关注审计监督,过多地把精神和注意力集中在审计机构对别人的监督上面,却忽视了应有的监督审计。须不知,审计机构作为握有重要公权力的政府部门,也和其它政府部门一样需要别人的监督,审计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只能说明它比其它任何机构都更加精通审计,却不能证明审计机构不需要审计监督。
大家也许都还记得,就在去年8月份,审计署就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邀请财政部和监察部来监督检查审计署的报告,从而开创了监督审计的先例。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财政部和监察部对审计署的监督并不是前者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依法正常进行的,而是凭借着对方的自觉被动邀请的,这就使得那次监督审计沦为了一种审计做秀而不是监督审计上的美谈。
联想到此次审计署办事处违规建别墅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审计机构为所欲为、亵渎公权力、破坏政府公信力的事件不再发生,监督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建设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只有让审计机构也和其它政府部门一样置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下,而不是仅仅仰赖于媒体冒着巨大风险的舆论监督,审计机构才不至于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拿公权力作为给自己谋福利的交换筹码,从而树立审计机构应有的公信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