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的标榜和余秋雨的阿Q是种默契

(2008-09-16 20:33:12)
标签:

阿q

大师

标榜

上海市教委

余秋雨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9月10日在上海举行了"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对于余秋雨被称为大师一事,有读者表示不满,认为就余秋雨当下的造诣称做"大师"为时尚早。昨天,对于自己被称为"大师"而引发的争议,余秋雨发表博文做了回应,声称此前希望主办方删去"大师"这两个字,但没有成功。(《京华时报》9月14日)
其实,比"余秋雨大师"的称呼本身更具艺术性的是余秋雨对于"大师"的解读,他既没有因循常规按照字典的解释说大师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极深造诣的人,自己尚不够资格,配不上这一称谓,也没有"大言不惭""不可一世"地对"余秋雨大师"的美誉欣然全盘接纳,而是采取了一种变通的方式,对"大师"给予了创造性的解释: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
余秋雨无疑是高明的,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灵活运用。他一定十分清楚,上海方面称自己为大师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是对自己大半辈子大文化领域巨大造诣的充分肯定,即使个人出于谦逊的传统,甚至打心底觉得自己和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还有一段差距,在上海方面的一片诚意面前,多少有些却之不恭。并且,网友对"余秋雨大师"的质疑也很容易转嫁到上海有关方面身上,毕竟"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是上海市教委授牌的,而不是余秋雨积极争取的,无论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更何况,"大师"是一个相对而不是普适概念,上海方面给"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授牌,称余秋雨为"大师"并不能证明余秋雨就真的成为大师了,一方面,上海方面并没有说余秋雨是全国的大师,我们完全可以将他看作成上海一地的大师;另一方面,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对于大师的定义,上海市教委只能代表该机构的声音,而不能强奸全国人民的民意,纵然"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由他们说去吧,毕竟大师与否既不由某个机构说了算,也不由一部分网友说了算,而由历史说了算。
"余秋雨大师"的称呼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些地方为了塑造所谓的地方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不惜花费巨资,频频亮出大手笔,在这种情况下,就免不了制造概念、舆论炒作等惯用手段的搀和,余秋雨作为上海本土又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文化学者,自然首当其冲。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上海方面正是为了抬高自己的文化品味,故而采取了靠抬高本地文化名人进而抬高自身的迂回婉转方式。正所谓"水涨船高,人抬人高",余秋雨恰到好处的阿Q正好迎合了这种默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