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学纪燕萍中国印度性格比较文化 |
分类: 异域风情 |
中国人热天开门窗 印度人热天闭门窗
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而印度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特别是北方地区,在5月、6月、7月的气温一般都在40摄氏度以上。当地一种叫做“鲁”的风,不仅不能给人带来丝毫凉意,反而给人一种火烧火燎的感觉。
北京姑娘李颖刚嫁到新德里时,每天中午天气最热的时候都要习惯性地把门窗打开,但过不了两分钟,婆婆便默默地前去把门窗关紧,而且还要拉上窗帘,弄得家里像是暗室一样。“我当时很生气,以为婆婆故意和我作对,但又不便当面发作,只好等丈夫出差回来和他理论。”丈夫听了妻子的“控诉”后哑然失笑,对她说:“那不是妈妈和你过不去,实在是这里的天气不比寻常,热得让人受不了。你难道没有比较吗?门窗紧闭和门窗洞开,哪个时候屋里凉快一些?”李颖后来经过亲自“实验”,发现确实是关闭门窗之后家里温度低一些。
中国人守时 印度人拖拉
每个到印度的外国人都必须首先学会忍受印度的拖拉习惯。印度人总是比约定的时间晚半个小时左右,还有甚者一声招呼不打连面也不露,让你白等半天,等你打电话过去询问缘由时,对方好像没事人似的,说‘忘了’。“稍等一分钟”意思就是等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明天见面”意思就是——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后重逢。
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 印度人抽象思维发达
印度人抽象思维发达,而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印度学生速算特别快,而且计算的都是大数,动辄便是十几位数乘以十几位数。甚至连菜摊上根本没上过学的小商贩算起账来麻利得很,又快又准。而大多数中国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印度人多务虚,而中国人多务实
翻看印度政府制定的各项计划书,有很多点子和措施让人拍手叫绝,叫人感叹印度真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国度。但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计划的实施情况,则遗憾地发现,完美的计划和精彩的想法还停留在纸上。在这一方面,中国人显然又强一些。
印度人相信来世,而中国人只信今生
中国人只相信今生今世。在我们看来,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生活的目的所在。由于眼中只有“今世”,中国人愿意尽力过好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平和、舒适和富足。中国人更愿意面对现实,做实用主义者。
印度人为自己只注重精神世界而自豪,因此他们信仰精神与灵魂。中国人却要和精神、物质两个世界打交道。对印度人来说,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内容比形式重要,意愿比表达重要。对中国人来说,形式和表达则比精神和意愿更重要。
印度人关于“来世”的人生观使得他们将超度灵魂作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他们相信身体禁锢了灵魂,是灵魂超度的障碍。因此,人生的目标不是用美食和好酒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而是让它饱尝饥饿并穿最简朴的衣服。出于这种原因,许多印度人变成了素食主义者,滴酒不沾。中国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用美味的食物和漂亮的衣服来放纵身体。对中国人而言,身体是父母赠送的礼物,应该善待而不是去伤害它。
印度人靠积极上进、非常自信来处处显示自身的优越感,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显得非常谨慎、仔细和谦逊。他会和你谈你的事情,却闭口不谈自己。当要合影的时候,一个印度人会使劲向前挤,而中国人却不会这样做,除非有人特别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