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纪燕萍汶川地震教育80后90后留学孩子儿童 |
调查显示,地震改变了大部分人(88%)的生活态度,只有不到两成(19.3%)的人表示“不会发生改变”。82.1%的人表示地震之后,会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学习和工作,去创造更大的价值;77.9%的人表示地震之后与亲人朋友的关系更亲密;70.7%的人表示会献出更多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8.5%的人表示“人生苦短,我要更多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尽管地震在人们心目中所激起的余波远没有散去,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还经受着地震灾难近因效应的影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汶川大地震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态度和实实在在的生活。
受灾者从灾难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救援者从灾难中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捐赠者从灾难从懂得了爱心的意义,全国人民从灾难中温习了“天灾无情人有情”,中华民族从灾难中变得更加坚强。
通过这场灾难我们开始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之前的种种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斗的观念有多么谬误,人不是在与大自然作斗争,而是在大自然中学会适者生存,只要掌握和尊重了自然规律,人才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通过这场灾难我们开始明白,那些种种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贪得无厌是多么可笑,人生苦短,相对于震灾中的数万死难者、数十万受伤群众和数百万受灾群众,我们是多么幸福而幸运,哪怕现在我们生活拮据,经受着物价飞涨和收入微薄的苦痛,但起码,我们都还好好地、健健康康地活着,对于震灾中的受难者而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许多时候我们都不太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也不懂得该如何去生活,地震却以它的特有的残酷方式告诉我们,活着,仅仅是活着,简简单单地活地,平平淡淡地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也就构成了生活的底色。
通过这场灾难我们开始明白,人不仅是一个个只懂得挣钱,由肉体组成的物欲横飞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个体,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利己地去帮助别人,而不图以回报的期许。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够做亲人、朋友、同事、战友、同学、夫妻、恋人,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缘份,共处的机会并不太多,体味亲人朋友之间情谊的机会也不多,享受生活的机会同样不多,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献出自己的爱呢?
震灾见证了民族的坚强,更使我们懂得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变淡或改变,而必然会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气质和性格当中,最终铸就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的民族精神。对于震灾后幸存的我们来说,理应担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