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别用成人的视角审读地震“很好玩”

(2008-05-29 10:43:52)
标签:

汶川

地震

孩子

90后

儿童

教育

映秀镇少年小凯(化名)徘徊在已成一片废墟的映秀小学教学楼前,脸上神情平静,甚至看不出一点哀伤。事实上,在小学教学楼一侧的一片乱石碎瓦堆里,正埋着他的母亲。在灾区有很多像小凯这样表现异常的青少年。很多孩子在被问及地震后的感受时,竟然说很好玩。有心理专家表示,这其实是年少的孩子们自我封闭痛苦的一种本能。(《新快报》5月27日)

地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相信每一个成熟、理智、善良、有怜悯心的正常人都会回答“地震后我感到很痛苦”“我真希望灾民们振作起来”“为灾区人民祈福”等等之类的话,而不可能说地震“很好玩”。如果说地震好玩,等于是在拿灾民们的生命与鲜血,拿骨肉别离和巨大的悲痛与损失刺激麻木的神经,在举国齐悲的当下,这样的想法是极其不道德和惹人痛斥的。

但我们必须要分辨清楚,这里所说的是成熟理智的人,而不包括所有人。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地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理智变得理智的过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对于快乐、痛苦、生死、别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孩子说地震很好玩,不仅是因为地震使他们看到了在游戏里才有可能看到的惊奇、惊叹、惊险场面,更因为他们还不能够完全理解生存和死亡的意义,他们或许还在天真地以为,亲人在地震灾难中去世了,只是因为他们睡着了,等他们一觉醒来的时候,生活又恢复了常态。

我们常说的童言无忌就是这个道理。它并不是说小孩子说话不打脑子里经过,而是说凭借他们的人生阅历和认知水平,尚不足以达到社会的普遍认知程度。由此看来,小孩子说地震很好玩,并不是他们麻木无情甚至六亲不认的表现,而只是由于童言无忌的缘故,如果我们成年人对童言无忌版地震好玩论都做不到给予最起码的理解和原谅,而指责其为自我封闭的本能,我只能说,这是对失去父母和亲人的天真的孩子一种莫大的误解和伤害。

孩子们的地震好玩论不仅不应该受到任何程度的指责,相反,还应该受到我们这些成年人的呵护和引导。诚然,地震是种灾难,带给人们的是无穷的痛苦,然而,我们又怎么能够忍心让原本就很脆弱的孩子也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呢?恐怕,他们柔弱的肩膀也承担不起。

天真是孩子们的本性,哪怕是在灾难面前也同样如此,它是任何外在的力量都难以改变的内在本质。如果我们真心地疼爱这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就不要用成人的视角来审读他们的一举一动,想当然地以为,成人的忧伤就应该是他们的忧伤,成人的快乐就应该是他们的快乐。在这个时候,我们最该做的不是教育他们来和我们一起悲伤,而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告诉他们生命的意义以及死亡意味着什么,到那个时候,我想,他们一定比现在的我们更加苦不堪言甚至痛不欲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