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当阳二高为高考升学率做准备,将考试成绩在300分以下的学生,"一刀切"地转入到了美术班。该校高二年级主任说,这样分班是因为这些学生的成绩太差了,进了美术班,可能升学更有希望。(《楚天都市报》2月17日)
成绩差的学生被一锅端进美术班,这不仅是对这些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还是对美术的侮辱。因为从教育权的角度讲,学生完全有选择学生文科、理科还是美术、体育等的自由,即使成绩差的学生进美术班对高考升学更有利,学校起码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听众他们的意愿,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否则就是侵权。再则,美术和其它任何学科一样,所吸纳的都应该是以美术为爱好或职业追求的人,成绩的好与坏不是决定学生是否学习美术的先决条件,如果把成绩差的学生强制分进美术班,同时也意味着对美术教育和美术从业者的侮辱。
然而,对学校的指责固然必要,却不是问题的关键和全部。理由有三,其一,学校之所以将成绩差的学生分进美术班,虽然是出于提高学校升学率的考虑,主观为学生,客观为学校,然而,学校的此举是在畸形的教育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升学评价制度下的无奈行为,也就是说,学校是无辜的,问题的要害在于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以及依附在高考升学率之上的政绩考核制度,而不是学校的无奈本身。
其二,将成绩差的学生分进美术班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潜规则和通用做法,而非当阳二高的专利,而这种潜规则之所以能够一直潜下去,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存在,而是在共同的升学利益驱动下,绝大多数学生及家长与学校,乃至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只要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或者能够考上大学,学理科、文科还是美术都是次要的,应该说,这种默契才是差生进美术班的直接原因。
其三,学校将差生分进美术班,而不是文科班或者体育班本身就暴露出高考招生制度的问题,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美术院校也获得了空前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再加上社会经济对美术人才需求的愈加迫切,这就造成了美术院校的招生热和学生的报考热。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实行分省计划和专业计划,计划本身的滞后性极易导致计划与社会经济需求的脱节,要么计划大于未来需求,要么小于未来需求,就目前而言,正是因为美术专业招生计划供大于求的前提才造成了高考生盲目报考美术专业的局面,这是学校强迫差生进美术班的政策前提,可以这么说,没有高校招生制度的不合理,就没有差生学美术不良风气的诞生和泛滥。
所以,与其说强迫差生进美术班是学校方面的过错和侵权行为,是对美术的侮辱,还不如说是高考制度的悲哀。这种悲哀既需要学校方面反省,更值得教育主管部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