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门弟子龙虎山学道有感系列(四)

(2009-09-21 16:45:14)
标签:

道法

道教

龙虎山

天师

修身

杂谈

正一

徒孙王妙易心得

   咸与甜的人生

    此次龙虎山之行,发生了很多事情,且不论江西的天气有多热,蚊子有多厉害,爬上都率宫的艰苦,给61代和62代天师扫墓的虔诚,这些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为了追求一种境界,体验一种生活,这些只是很简单的事情,很平常的。
反倒是吃饭时候,太师公的一番简单的话语,看似平常,却满含哲理,老爷子多年对生活的那种体验就这样通过一个浅显的例子表达出来,发人深省,使人深思。
     太师公以糖跟盐这两样生活中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为例子来讲明做人的道理,修道的道理。我还没有达到修道的那种境界,所以只能以人生来体味这其中的含义。糖是甜的,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甜的东西,毕竟口感会好很多,引申开来,就是我们都喜欢都渴望甜蜜的生活;而盐却是咸的,盐多了会齁人,人可以抱着个糖罐子一勺一勺往嘴里放糖吃,却没有人愿意抱着盐罐子一勺一勺往嘴里放盐,而且盐吃多了会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但是人可以一辈子不吃糖,缺不能一天缺了盐。一桌子菜,没有盐,谁会吃得下去?把盐换成糖会怎样?谁会吃呢?听说过淡而无味,却没听说过淡而无甜。这就是糖跟盐最本质的区别。
从很多父母的角度来讲,孩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他们恨不得给孩子放在蜜罐子里,甜蜜的生活。可这种是溺爱,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父爱母爱要如同吃盐一样,一点点都满含着真情跟期待,伴随一生直到终老。也许生活中偶尔会加点糖,那也只是调剂生活用的,要想健康成长,还是要有盐来陪伴的。
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上来讲,将来也许我们会达到一定的社会地位,可能要面对像糖一样的奉承或者谄媚,确实从心理角度上来讲,这种甜美的感觉还是很受用的。糖多了,就容易飘飘然,容易变成肥胖症患者,容易将耳朵眼睛蒙蔽起来,忽视了周围那些盐的存在。细微之处显真情,而盐恰恰又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东西,而这又是我们人生之中必不可少的。盐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而糖却会让我们昏昏欲睡,不知所为。
      我还没有真正达到一个修道的境界,这里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糖因为是甜的,所以会招来很多蚂蚁,直到将糖吃完,而盐却是永远都不会招来蚂蚁的。如果我们讲修心修道比作糖或者  盐,那就是一种虚荣的心态和淡定的心态的区别了。有的人追求所谓的高功高法,渴望着自己能有一天伸手为云挥手为雨,将来永登仙界享受极乐,可往往是这种那种的贪念,让自己一辈子都一事无成。其实最简单的就是从生活中来修炼自己,把人的这一部分做好了,就是最好的修炼了。最求那些所谓的神通,还有感官刺激,如果把这些也算成是修炼的成果的话,那这种成果就是糖,这种感官刺激迟早会引来各种各样的“蚂蚁”,一点一点蚕食着辛苦修炼得来的法的成果,当糖被吃光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了。反倒是盐,因为其不招蚂蚁蚊虫的特点,又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属于润物细无声的修炼。好比佛家所讲的舍利子,是长时间的修炼而来,而不是一朝一夕的。我特别赞同玄岸师叔的一些想法,他说,他只修世间法。世间法其实就是最大的法,“德重鬼神钦”,人要行得正坐得直,鬼神都要钦佩三分。把自己人的这一部分做好了,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社会,问心无愧,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最大的得道。可能在别人看来,我有点胸无大志了。我一向认为,人都没有做好,还去想什么成仙得道,完全就是痴人说梦。道法自然,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人世间的一切,做自己该做的。
我所追求的人生,就是咸的人生,至于甜,可以作为一种调剂,毕竟平淡的生活还是要加点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