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客人身份特殊,新人的照片以及到场的近十位歌坛巨星的照片都没法发到博客上。这里,仅就新人允许公布的现场设计,进行一些说明。
整场婚礼的设计,以“新东方主义”为主题。
以往,所谓的东方主义是由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提出来的“东方印象”。这些西方社会所想像、理解的“东方”,有两项共同特色,
一,是它们符合西方社会对于东方美学的认知和需要;
二,是它们都不是真正的“东方”。大家从好莱坞的《花木兰》中,美国人对他们眼里的中国美女的塑造就能看出这点。
西方人把东方在学术和文艺或是艺术创作刻意扭曲,并把它称之为“东方主义”!
在花艺界,这类的东方主义指的是西方对于东方的理解。尽管采用的是东方的意向,在表现上却还是有浓浓的西方味道,大体上还是缺乏了东方应该有的风韵。渐渐的因为时代的变迁,西方塑造的东方主义风格渐趋薄弱。同时,渐渐的,许多新的艺术创作者,重新诠释东方的感觉时,带出许多内敛的情感表现,也会将属东方的美学涵养引导出来,同时,加入了现代的技法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新东方主义”。
以这场婚礼为例,新人选择在北京饭店举行婚礼。北京饭店是充满传统浓厚中国风的会场,新人希望保留具有中国味的氛围,并同时呈现出浪漫的丰润的感觉,因此,本次设计以东方主义为主轴,利用不同的花艺技法进行呈现。
从入口处进入,迎宾区开始,将会有浓缩了会场大厅内舞台上布置的景象延伸,主要是要营造出现场宛如进入了花园的感觉,在浪漫的气氛下经由走道花的引领进入宴会会场的大厅。在插作风格则是选用了单一生长点的组群式佈局,底部铺面的处理则会用些许的绿色植物做收尾,收礼金的背景也将会安置泰国进口的白色石斛兰绑扎成的兰花树,在澹雅的白色花朵所营造出花园布置的气氛下为浪漫的婚礼做精采开场。
进入大厅前,所有的宾客只需要顺着地毯两侧插满绣球花与紫罗兰绿桔梗的花艺步道就可以进入大厅。








大厅内的舞台呈现,则是选用了最具东方风味的竹子来当做整体视觉的大型画面,再经由灯光不同色彩的投射设计下,舞台整体画面的变化将出现趣味的变化性。往往在婚礼中,新人站在舞台上的时间是最长的,但是却都忘记了舞台才是视觉的凝聚重点,所以把花艺的布置定位在路引、花门、或是收礼处上,一但宾客进了场婚礼开始之后,有许多花艺布置的陈列没有发挥到极致的装饰功效,有鉴于此,这场婚礼尽可能的将视觉重心引导定并停留在舞台上,让布置的功用发挥到最大的效益!
舞台大量的竹子是为了表现出东方悠远的感觉,在花艺的陈列布置则也是以原生态的效果来插作,彷彿像是舞台上的花材,为了这场婚礼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栽植而开出花的感觉,而后方的竹子为了配合大型LED屏幕的位置,也将两侧的竹子浓缩至背景一处,同时也将竹子背景的层次作了更多的景深变化,底部延续着竹子笔直的俐落感,加上了近3千枝的水烛叶也做了层次的延续,活动中配合着灯光的变化,整体的视觉更充满丰富感。






舞台上延伸至观众席的T行台,两侧也设计了定制的压克力浅水盘,在水盘中置入象徵圆满不同大小的花球,并将舞台上的竹子做另种跳脱传统的变化,也就是将竹子锯成杯状,用来当作是盛装蜡烛的容器,烛光会因为在竹筒内发出光芒,摆至于水中再搭配上截成段的浮花又将呈现另种东方风情。





桌花的部份同样的也是延续了竹子的创作,将竹子裁切应用在桌花是一个很大胆又创新的尝试,搭配上整个环境硬体的红色调色彩,竹子更能突显出东方文人的调性。至于桌花的部份,同样的为了使主题的延续性与整体性更加的明确,桌与客桌的设计有是以竹子作为容器,基底色也以「红」来做基础,搭配着素面缇花的红色桌布,更显出浓浓的中国喜庆味。桌花的花材以大量的红色蜻蜓兰与千代兰,搭配红玫瑰与钢草,以多层次放射的插作方式来构成,让桌布的红色缓缓的延伸至桌花的顶端,经由竹子硬体的结构有个明显的色切,搭配上竹子中段的缎面绸布与流苏,创作出另种风情。


最后,新娘的手捧花,也是用铁丝,用了花艺技巧,编制而成,没有使用一点花泥。水晶与花材,打造出完美的新娘捧花。


大陆内地有许多高级酒店,整体的佈置风格都是属于浓厚强烈的中国风,在中国风味浓厚的会场举行婚礼时,色彩的搭配其实还是以二次色的以内的暖色系最为适合,因为浓烈的中国风如果将颜色调性弄得过于冷性,陈列在婚礼中反而会显得唐突。花卉的选材上可使选用木本材料作为延伸性的设计,体现东方韵味与文人雅致的效果。餐具的选择限制其实并不太多,只要不是将欧洲风格的餐具摆置其中,形式上只要有东方风格的调性,并不会对于整体效果有太大的影响!如果餐具能更别出心裁的选择与场中的颜色相互呼应的色系,则整体的感觉将会更为完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