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宅的百年故事

标签:
杂谈文化情感历史教育 |
分类: 家族 |


高氏先祖、清代廉吏高廷瑶铜像(中共乌当区委、区人民政府立于新添大道)
高家自高廷瑶始,历史上出现过多位为民办好事的清官循吏,包括高以廉,高以庄,高培谷等人,勤政为民,政绩昭然,百姓拥戴,声名远播。
近一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变化,高家发生了许多紧跟时代潮流的故事,高家子弟演绎了新的篇章。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在爱国民主进步思潮推动的社会变革中,高家花园年青一代的先进分子逐渐觉醒起来,积极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出现一批革命者或者同情革命的进步人士。有些早年就参加共产党,如高昌国1927年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学运,并加入中共南洋支部,后参加左联,成为高家最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亦波及到偏远的贵州。在爱国民主思潮影响下,高家子弟革命志士辈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高言志,1935年加入中共地下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高家花园有一批进步青年子弟及族人积极参与了贵州地下党领导的进步活动,除高言志外,还有高昌谋、高言书、高言善、高旭(女)、高言诗、高言弘、高昌纬、高昌华、高铭琦等多人。他们有的参加了共产党,有的还去了延安。有的为革命牺牲,成为烈士。其他的或加入民先队、或参加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或参与地下党的活动如引路、送信、掩护、疏散等……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工作委员会,这是红军长征期间批准成立的唯一省级地方党组织。由于高家花园的特殊环境,高家后人高言志(地下党员)为掩护中共地下党及进步人士开展革命活动,提供高家花园作为地下党及革命人士秘密居住、工作和会议之地,由此高家花园成为贵州省工委的秘密机关。
后来,省工委把高家在乌当北衙的祖居地高公馆,作为地下党的又一个秘密活动点和隐蔽点,秦天真、刘雪苇等地下党员和革命者曾在那里隐藏并开展革命活动。
对此,原中共贵州省地下工委领导人、副省长秦天真曾经肯定了高家在历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高家对于贵州地下党的巨大贡献,不容否认和忽视,在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的三十年代,得到高可亭(高府掌家人)乡绅的默许和支持,高家曾经有多位有识之士投身革命……”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昔日的北衙村也变成城区的一部分。前几年。因为房地产开发,高公馆曾经濒临拆除的命运。后来,乌当区人民政府决定,作为文物保护点——中共贵州地下党北衙活动点旧址,按“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建设,并且规划建成与文笔街高家花园一样的红色文化旅游“打卡”点。几年过去,北衙高公馆基本建成。
这次,贵州省广播电视局2022年度红色文化题材广播电视重点项目,电视专题片《城北往事:一座百年老屋及周边记忆》,将以纪实手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共贵州省工委前赴后继,坚守初心的奋斗历程。在高公馆讲述高家子弟参加贵州地下党的革命故事,成为专题片的一个内容……


中共贵州省工委北衙活动旧址(高公馆)修复项目

摄制组采访文件

述说高家子弟参加地下党革命活动的故事





讲到动情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