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和子
小和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77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摸生命的最后一丝温暖

(2009-04-16 08:22:25)
标签:

老人

阿香

捐助

临终关怀

院长

汶川

杂谈

分类: 杂文

http://www.scwu.net/mydownload/wallpaper/Design/easy/small/%E7%B2%BE%E8%87%B4%E7%83%9B%E5%85%89-99.jpg   

 

我们谁都不知道自己离死亡还有多远?死亡会是以怎样的方式迎接我们?不了解死亡,永远不懂如何善待生命,在临终关怀医院,我试着触摸生命尽头的最后一丝温暖。

踏进这所医院,只要你的心还有那么一丝柔软和敏感,你都会被那些虚弱的,苍老的,即将逝去的生命感到前所未有的悲悯,那些陌生的,沧桑的面容在视线中让你无法清晰的记住他们……在这里,今天你看到的老人,明天可能你再也不会重新握住他们的手,而他们会带着这一世所有的好的,不好的记忆,情愿也许遗憾地走。

这所临终关怀的机构是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男人在22年前创办的,22年里他和他的同事们见证了16000个生命的离去,倾听了16000段生命的绝唱。

我有机缘走进这里,试图用我年轻的生命去倾听那最后的声音,也试图用我的双手去触摸那生命尽头最后一丝温暖……

 

阿香姐和她的丈夫已经在这里待了五个春夏秋冬了,起初来这里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份工作心有余悸,照顾老人虽然辛苦,但不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但如果面对冰冷和死亡,他们还是适应很长时间才可以慢慢接受的。

“每天都有老人逝去,有时一天好几个。”阿香姐告诉我。

我从一个又一个房间走过,我记不清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是差不多的状态,能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的算身体不错的,更多的老人是瘫躺在床上,没有意识,靠鼻饲维持着生命,严重的肌肉萎缩让每个老人看上去象发育不全的婴儿,他们实在太虚弱了,让你可以想象,也许在下一刻,某一个生命可能来不及交代什么,已经随风而逝了……

十几个尚能坐在轮椅上意识清楚的老人目光呆滞的,机械的传着气球,象幼儿园的孩童一样,一个接一个认认真真的传递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笑容,木然的表情,让人心疼不已,我们也会老,老了也会这样吗?

医院发旧的墙壁上贴满了爱人心的留言,那条狭窄的通道上,挂着沾满尘土的锦旗,墙壁发灰,发黑,犹如这即将逝去的生命,很多瓷砖剥落。我了解到院长这十七年来全靠自己的力量在维持这家机构的运转,他是那么善良的一个人,又是那么充满尊严的一个人,他的妻子告诉我,他从来不向社会,政府伸手要一分钱,他只是在默默地守候着这些脆弱的生命,给几百个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一个栖身的温暖小屋,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孤独,也只有这样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的人,才能让这一万六千多老人微笑着,带着尊严告别人生。

 

每天都在拥抱死亡,每天都在亲近死亡,这就是这座临终关怀医院的院长面对的生活。从1986年医院成立以来,院长用尽了自己毕生的财富和心血,他本来可以用这些财富为自己设计一个相当不错的人生,但他却把精力完完全全,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这些老人,这是多么可敬的善举,二十多年来,无论面对各种压力,他都是昂着头把一个个困难挺过去了……,在这整整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整个医院只接受到一万多元的爱心捐助。当院长太太把这个数字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有企业或某个慈善家可以象捐助‘汶川地震’那样,再有几百万,那能给这些老人创造多少温暖啊!”我情不自禁地说。

“是啊,前几日,有老人想看电视,我们想每间屋配上一台,都难啊,能维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院长太太的无奈让我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捐助这样的一个临终关怀医院可能不会象捐助“汶川大地震灾区”那样轰轰烈烈,国人皆知,我想着很多企业和慈善家一定也愿意把大爱之心放在他们这些即将离我们而去,迫切需要我们关怀的老人身上……

 

临终关怀洁净的院落里,有一座“无量寿佛”我想院长一定希望那些老人可以在爱的护佑下,让老人们怀着一份释然,在我们温暖的手上完成“生命最后的成长”。

死亡在他的眼里不是恐怖,在他看来,死亡那个就是一种成长,老人最后生命的绝唱也会永远飘香……

 

我在以前读过一本书叫《西藏生死之书》,那本书就是帮助人认识死亡,并教给人如何面对死亡的一本佛教书,让我吃惊的是,在临终关怀医院每个死亡案例中,太多的描述与书中所讲惊人的吻合,每个从死亡经过的老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身处于非常恐怖的环境里,听见从来没有听到的可怕声音,见到从来没有见过的恐怖光亮,每个人都在挣扎,身体向一个黑色的隧道滑落,没有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飞速滑下去……除了黑暗,就是孤独,这段炼狱的过程在那本书中有特别详尽的描述,并不断告诫我们要用温暖的方式帮助亡灵超度。

我是相信这世上冥冥之中有神圣力量的,我也相信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关系,我们这一世的亲人,朋友,冤家和对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

那当我们面对这些需要帮助的生命,我们都试图应该帮助他们做些什么,哪怕是轻轻握住他们的手,试着做一次他们的儿女,晚辈……他们的手都特别柔软,但他们的手又都是特别苍老,写满了一生的艰辛……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痛苦的走完一生的。

 

汶川地震的时候,不管是受灾的同胞还是慷慨解囊的人们都让我们感觉到了人间的大爱,我们流着眼泪的同时,发觉我们每个人已裹得严严实实的外表下面,都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如果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里多好!”每次我站在这里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妇女儿童,下岗职工,农民兄弟都是弱势群体,但这其中,弱中最弱的当数临终的老人了。风烛残年加上病痛的折磨,他们最需要我们从精神上,心理上帮助他们……

 

“上个月,走了30多个老人,看!这张照片上的四个老人,只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活着了。”阿香姐指着房间的一张照片跟我说。

心里堵得厉害……想哭……

生命竟如此地脆弱,在我们还享受着健康和快乐时,他们有人正离我们而去,孤独上路了……

爱是最好的礼物,对这些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而言。

我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可以关心一下这样的临终关怀医院,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需要用一点点时间去看望他们一眼,哪怕用一点点捐助帮他们修好一片砖,粉刷一块墙壁,改善一次伙食,都好!或者口口相传,让孝道的心和爱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刻上“永远”,那我相信,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会变得更加文明,一个进步的社会永远不会抛弃弱势群体,永远不会弃那些即将逝去的生命而不顾的!

 

握着临终老人的双手,我会对自己说:“我是他们的未来,而他们的未来正是我。”我试着温暖他们,哪怕是星星之火,因为我知道其实这火种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汇集,汇集……

记得“汶川大地震”中特别感人的一句话:再大的困难有十三亿人分担就会变得很小很小……

如果每个老人都能在我们的温暖的触摸中离去,相信天堂的路不会难么黑,那么恐怖,爱是灯啊,照亮所有回家的路……

 

记住医院的名字叫——松堂临终关怀医院。

记住那个不为名利,默默护送老人生命最后一程的院长——李松堂。

写完这篇博文,我还是想哭,记得书上说:“生者的眼泪会让临终的人太多牵挂。”于是就忍住眼泪,尝试微笑,用最温润的心贴近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生与恩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