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吉普赛的女人

标签:
吉普赛人吉卜赛人语言学家印度杂谈 |
分类: 散文 |
http://www.citsgo.com/photo/uploadphotos/200501/20050126175523258.jpg
好朋友安的前世说是美洲大陆的一个将军,我想人若有前世,我可能是吉普赛女人。我符合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喜欢流浪。
终年流浪、不愿受拘于任何法律的吉卜赛人,自远古的十一世纪以来,都成规范。在他们的日常习俗里,有两种重要的概念——纯净与不洁。我喜欢干净。据说吉普赛的女人的裙角不小心扫过一个男人的碗周,那么这碗食物势必要倒掉;在他们终年流浪的敞篷车里,永远备有三桶水,其一为濯洗食物之用,其二为洗脸用,其三为洗脚用。如果有人不小心搞错,就会受到惩罚。当一个人或者一家族有纠葛诉讼,一个审判监狱是不存在的。刑罚可以将一个人赐死,却不能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严重的被定为“不洁”的罪人,生存的价值几乎等于零。
我喜欢算命占卜,这一点也像吉卜赛人,占卜是吉卜赛妇女的一项传统行业。如今,那种传统的、拿着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吉卜赛人已非常少见了,大多数算命者是用特殊的吉卜赛算命扑克牌来给人占卜。而我更喜欢看手相和面相,更能透过生辰八字来算命。
写出很多理解男人的博文也是源于这样的“读心术”。这是上帝赐予的灵性。
很多人以为吉普赛人来自埃及,可实际上吉普赛人并不是来自埃及,他们的故乡是在印度的印度河中上游地区。他们是印度的‘多母人’,后来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被迫迁徙逃难。语言学家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对比研究,发现吉普赛人的语言和罗母语具有同构性。语言学家又比对研究了世界各地吉普赛人现在用的语言,都发现和印地语有许多相似或相近的地方。二十多年前印度旁遮普邦的首府羌迪葛而举办了一场国际吉普赛人节,来自世界各地的50几名吉普赛人代表会聚一堂。奇迹发生了:欧洲的吉普赛人代表尝试用罗母语与印度班加拉代表交谈,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能相互沟通,而且两者的语言中还存在许多共同的表达方式。人类文化中,语言是很核心的元素,也是判断一个民族之所以是一个民族很重要的指标。
吉普赛人不论从外在还是内在的语言来看,他们和多母人都有这很密切的关系,这都说明吉普赛人的故乡在印度。
我向往自由!在轻松快乐的日子里享受流浪的自由。一个人去国外的感觉总是充满冒险和喜悦.....
吉普赛的原始的自然和野性与生俱来,真性情的情感流露是这个民族的特征。让我们能记住的吉普赛姑娘是墨西哥的影片《叶塞尼娅》。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墨西哥的一城镇——叶塞尼娅是一个吉卜赛姑娘,她象一朵迎风吐艳的野玫瑰,年轻、美丽、纯洁,但又自尊。白人军官奥斯瓦尔多上尉偶然遇到了叶塞尼娅,两人一见倾心,产生了爱情。让吉卜赛姑娘嫁一个白人,这是头人所不能准许的。故事充满传奇性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跌宕起伏,将两位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渲染得非常动人。主题曲美妙之极,特别深入人心。
在我的衣柜里收藏了传统的印度纱丽和脚铃,在我不经意翻看的时候它们让我能回忆起十几岁时在舞台上踏着节拍跳着印度舞蹈的情形。想象着象吉普赛女人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讲充满浪漫和欢乐,如果生活失去了梦想,那真是难以想象!
梦想让女人的生活变的快乐,梦想让女人对生活充满热望!永远不要抛下自己的梦想.....有梦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