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把椅子引发的科学闹剧

(2012-05-09 23:59:01)
标签:

华南虎

周正龙

冤案

             评国防科技大学所谓平面虎的“硕博士论文”

 

2008年元月,正当华南虎照片真伪之争处于胶着状态,国防科技大学李立春等人一篇论文《“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横空出世,举国上下一片哗然,诸如“国防科大专家论证华南虎照原型为平面图”之类的新闻满天飞,舆论天平迅速向反方倾斜。

凡此种种稚嫩而不求甚解的所谓“科学”(包括中国摄影家协会少数人的信口雌黄,将另外起文论述之),在华南虎事件中屡屡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在外行看来,国防科技大学这篇“硕博士论文”方法较为复杂。其实原理却很简单:

李立春等人用椅子作为模拟对象,在20米外拍摄“具有空间立体结构的办公椅”,拍照位置在1.5米之内多次变换,然后,再对椅子进行三维重建。基于“周正龙在20米外拍摄那只老虎,拍照位置在1.5米之内变换”这样的假设,李立春等人得出——周正龙照片中的老虎“在纵深方向变化仅0.1米”的错误结论。

 

之所以说是“错误结论”,因其犯下一个致命错误:用静止不动的椅子,去比照分析面对镜头会做轻微移动的活老虎。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网友覃杰一篇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b1ee50100829e.html)指出了要害:假若“每拍摄一个角度要稍微移动一下椅子”,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呵呵,在国防科大那些书呆子的数据里,莫非,也会出现“椅子仅有0.1米纵深变化”这样的结论?

这篇论文还有很多硬伤,而实验原理的根本错误,必然导致其结论谬误。

 

国防科大硕博士们在学术上虽然稚嫩,却不似傅德志骆光临之流那般阴暗。论文中留下了这样的疑问:数据表明……照片中的老虎眼睛与年画中的老虎眼睛存在一定的差别, 这是“挺虎派”的重要支持证据。

他们也疑惑:“这种曲率不同的原因尚难以确定”。

这个疑惑,实际上已经间接证明了周正龙照片中老虎的活体动态特征。只是,面对这个真正值得去做深入研究的重要发现,书生们却视而不见。

 

看看这篇论文后缀的一大串参考文献,或许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1] 苏显龙.“华南虎事件”让谁蒙羞[N]. 人民日报, 2007- 11- 21(5)

[2] 卢新宁. “虎照”, 又一个“无言的结局”[N]. 人民日报, 2007- 11- 30(5)

上述两篇以“人民”名义发表的“打虎檄文”,成为书生们最重要的参考文献,其结论可想而知。

 

套用苏显龙的标题:

华南虎事件让中国科学界蒙羞!!!

当然,真正蒙羞的,远远不止科学界

 

 

 

 

 

该论文下载地址:http://wenku.baidu.com/view/ffdad107cc17552707220822.html
一把椅子引发的科学闹剧

一把椅子引发的科学闹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三叹徐怀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