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挟尸要价》被忽视的真相

(2010-09-02 08:26:42)
标签:

挟尸要价

体制

鸡蛋

《挟尸要价》事件经过——

14时20分左右,事件发生,3名大学生英勇牺牲。

15时40分,两艘打捞船到达现场,开始打捞。此时距离事发已过去近1个半小时。

16时50分,王守海做出《挟尸要价》图中的挥手动作。(近在咫尺的张轶在岸上拍下《挟尸要价》照片)

16时51分,船靠岸,岸上的人正将尸体搬到岸上。(张轶拍摄的下一张照片中所显示的情景和时间数据)

两张照片拍摄间隔仅为一分钟(一分钟之内“挟尸要价”?)。

 

记者和媒体的说法——

拍摄者张轶的配图文字:“……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王守海站在船头,一只手牵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在水中,系着一具英雄的遗体……

“一位现场游泳爱好者”(记者惯用的伎俩)证明:那个手势就是“钱没到位,尸体不能捞上来。”

这个说法被“金镜头”评委会调查组采纳,作为张轶的唯一“人证”。

很快,有媒体找到这位“现场游泳爱好者”,称第二具尸体上岸时他去洗澡了,根本没有目睹。有人撒谎。

请看记者的报道:“现场多名同学证实,打捞船船主挟尸要价。有的目击者还现场拍下照片为证。”

 

当事人和其他证人的说法——

船上挥手的白衣人王守海说:“这个事情不是这样子的,打捞过程中我根本没有谈价格,更没有挟尸要价,我挥手的动作是指挥船靠岸。”

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报道:“没有一个当天的学生能够回忆证实,执行打捞任务的捞尸人曾经在那一刻‘手牵绑尸绳与学生谈价钱’。”

最先赶到现场,并与打捞公司谈价的长江大学李启文老师说:“当时我距离渔船大约有三四米远。”“因为当时现场人很多,我心情也很着急,看到打捞上第二具尸体后,我主要是组织学生都往岸后退,以便让船靠岸。至于王守海在做那个动作时,是否说了‘ 我听老板的……’等等的话,我可以确认王守海没有说那话。”

 

村上春树: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

在这里,《挟尸要价》事件中的记者、媒体以及全国新闻摄影奖组委会,共同构成“高大坚硬的墙”。

渔民王守海,是那个鸡蛋。

在华南虎事件中,我们同样见识了一堵“高大坚硬的墙”。

农民周正龙,也是那个鸡蛋。

今天,很多人盲目地站在高大坚硬的墙那一边。

明天,也许他们中的有些人会成为不幸的鸡蛋。

 

让我们重温村上春树发人深省的一段演讲:

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

其中一层涵义——轰炸机、战车、火箭和白磷弹就是那堵高墙;而被它们压碎、烧焦和射杀的平民则是鸡蛋。

更深一层涵义——每个人都是一枚独一无二的鸡蛋,都是装在脆弱外壳中的灵魂。都必须面对一堵名为“体制”的高墙。体制照理应保护我们,但有时它却残杀我们,或迫使我们冷酷、有效率、系统化地残杀别人。

我写小说就是给予每个灵魂尊严,让它们得以沐浴在阳光之下。写作的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在于检视体制,避免它驯化我们的灵魂、剥夺灵魂的意义。

请花些时间思考这点: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特而活生生的灵魂,体制却没有。我们不能允许体制剥削我们,我们不能允许体制自行其道。体制并未创造我们:是我们创造了体制。

(翻译原因,本人略有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