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需要诗歌的年代
(2008-12-11 13:35:26)
标签:
诗歌杂谈 |
分类: 随笔 |
这是一个不需要诗歌的年代。
自从20年前那个春天,火车碾轧过诗人海子的身体,从此,带走了整整一代人对诗歌的美好记忆。
碰巧与海子同年同月出生的我,也曾经醉心于诗歌,却不幸赶上了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所幸的是,自己没有被物质文明的钢铁巨轮碾碎,而是被带入一场懵懵懂懂的梦……
多年之后,梦醒了,诗已不在。
闲暇之余,翻出自己20多年前写下的文字,随手整理如下:
读诗——兼谈现代派诗歌欣赏(节选)
关 克 (1988年元月)
只要善良、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从物质意义上讲,世界是灰暗而杂乱无章的,生命无时无刻不深陷于一种茫然失措和无能为力的境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存在于你头脑中的另一片天地里,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真实的情感依托。或许你感觉到了,却没有把握住——这是一种遗憾;或许你什么也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悲哀。
理念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永远存在着一条鸿沟,只有诗的彩虹和爱情才能在上面架起桥梁。
人类自远古时期就诞生了诗,追求诗的境界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渴求。当你独自一人静静坐在深夜里,让灵魂沉浸直到内心最深处,你就会听到来自远古的涛声在你的血脉里轰鸣。于是,麻木的思想表层冻结着的厚厚冰块便纷纷瓦解……你将在一个并不陌生的世界里表达自己。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读诗,重要的是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并不需要去挖空心思踹度作者的表达意图。
“诗是一堆蓝色的影子,飞射入我的心中。”
譬如夏夜的风、春晨的雨。对于有些人而言只能带来生理上的快感,而在一个情感丰富的人眼里,这就是诗。
诗的审美欣赏是一种再造想象。读诗,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去领会和体验,这是欣赏者和诗人所共同创造美的一个过程。因此,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独到的理解,甚至体会到比诗本身更加深刻的内涵。
对于一百个读者而言,一首好诗就可能是一百首不同的诗。
……
多雨的时节(组诗.节选 3、4)
关克
……
3
漫长的雨季
打湿了房前屋后的黄土地
本来就硌脚的鞋
如今又沾满了沉重的泥
纵然有炊烟
从远方袅袅升起
小屋里温暖的灯光
却早已不再熟悉
世界绝望得象一潭死去的湖
心已坠入湖水的最深处
真想乘上夕阳的车
跌进夜的海里
从此沉下去
4
我无力留住你
却依然为你担心
请你千万记住
夜里并不总是有星星
那条熟悉的黄土路
在雨季里会格外泥泞
等天晴以后
上面会布满荆棘
你仍然可以听到
一根树枝折断时发出的响亮声音
它曾在气候适宜的时候
吸取了太多的阳光和雨水
以至于沉重得
无法支撑住自己
……
继上一篇博文整理出大学毕业那年写的组诗《多雨的时节》(节选6、7)之后,再整理出其中的3、4两小节。虽然今天的我已不再拥有当年写诗时的心情,但,某些感受却清新如昨……
附海子诗一首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置顶这篇文字,缘于许多人都在追忆诗人海子。在此转帖一首纪念海子的诗作。2009.03.26
海子
在你之前
我们已经退化成黄河
言语滔滔 泥沙俱下
却贫瘠如黄土地
我们失语多年
在你之前
一干人投身广阔
一干人在蚂蚁中脱颖而去
让汉语重新获得力量
然而在没有白雪的冬天
在流失盐的河水中
你的诗歌是我积雪的屋顶
你淌着冷静眼泪的语言
是流经我身体的盐
你的白骨伏在家乡的山坡
一如你生前所言
像山腰流下安静的水
你美丽的母亲依然贫穷
这不是一个不守诺言的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诺言的时代
在树木的眼中
山海关 昌平和北京
依然一无所有
你的孤独却繁殖如树
20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