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利:贸易体系该如何进化
(2016-09-03 09:29:51)《浙商》杂志 刘宇
从在里昂被拒之门外,到成功收购法国百年丝绸企业MARC
ROZIER;从刚开始的代加工,到产品和设计出口美国、日本、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事利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不易。
“无论是G20峰会还是B20峰会,都绝不只是开一两天的会议那么简单,实际上它是一系列的会议,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我们为9月的B20峰会已经准备了近一年了。”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建华告诉《浙商》记者,他同时还是“万事利集团参与服务峰会工作筹备小组”的组长。
今年3月份,万事利成为杭州首批入围B20议题工作组的七家企业之一。当时,杭州市贸促会会长蒋建安评价道:“企业与杭州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的联系是我们审核报名的重要考虑因素,万事利可以说是凸显杭州文化底蕴的知名企业。”
中国企业有话语权了
在谈到公司所参与的贸易投资议题组的准备情况时,李建华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认真”。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他和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都没有错过B20议题工作组召集的每一次会议。尤其在今年4月份和6月份还先后前往美国华盛顿和法国巴黎,参加B20第一次和第二次联合会议。
“在贸易投资议题工作组,每月至少有1-2次电话会议,我们每次都会参加发言,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企业的话语权格外重要。以前中国企业可能只是一个参会者,甚至还被动地为一些对我们不公平的规则‘鼓掌’,现在我们可以靠自身的发声赢得其他国家参会者的热烈掌声。”他回忆道。
李建华补充说:“拿到入场券只是第一步,万事利在集团内部也多次开会,讨论我们要怎么积极参与,怎么提出有建设性的提案。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加强参会的责任意识,要去负起这个责任、挑起这个担子。”
呼吁加强多边贸易体系
李建华向《浙商》记者表示,经过多次内部开会商讨后,万事利已经向B20峰会筹备组递交了提案,大纲为:第一,G20各国应继续加强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贸易增长,停止现有的贸易保护措施;第二,所有的WTO成员国应批准TFA(贸易便利化协定)并在2016年底前承诺迅速实施;第三,G20各国应营造一个更好的全球投资的政策环境,保护跨境投资。
其实,每一项提案,都与万事利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休戚相关。从在里昂被拒之门外,到成功收购法国百年丝绸企业MARC
ROZIER;从刚开始的代加工,到产品和设计出口美国、日本、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事利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不易。
李建华进一步解释:“这三个提案不只是万事利的提案,都和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相关。比如第一个提案,现在中国有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但双边自由贸易客观上造成了协定内外WTO成员方贸易待遇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贸易保护主义,通俗点讲就是国内的货运到他国的码头上,就不是你说了算的。这样的痛苦做过跨境贸易的企业都有体会,所以我们呼吁G20各国要加强多边贸易体系。”
产品背后的人非常重要
今年5月底,万事利体验店入驻杭州大厦,成为这座杭州老牌奢侈品商场里的一家中国民族品牌。李建华在体验店开业时表示,对于传统品牌而言,产品就是一切,市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产品自身价值。
在李建华看来,产品价值的构成有很多方面,除了质量、设计等因素外,背后的人也非常重要。
“就业议题我也有关注,可以说这是所有参会企业都会关注的议题,万事利在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上有几点经验。一是不招特别优秀的人,拔尖的人才应该鼓励他们去创业,而不是去打工;二是要给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如果企业不发展,员工再有忠诚度也留不住;三是适当鼓励内部创业,员工和公司可以合作创立新项目、成立新公司,可以使用万事利的品牌。”李建华说。
“通俗点讲就是多用底子好、潜力大的员工,领着一群羊,也可以打败一头狼。”他笑称。
回到丝绸行业本身,李建华联想到中小企业发展的议题。他表示,丝绸行业本身就不适合做成特大企业。事实上,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龙头企业都是少数,中小企业应该学会在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盲目扩张只会加剧衰落。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精美的青花瓷礼服开始,近年来的国家级盛事上几乎都有万事利的影子,今年的G20峰会和B20峰会也不例外。不过,李建华笑着说:“我没办法透露太多细节,但可以说今年前来杭州参加B20峰会的所有贵宾,带回家的礼品都是由万事利设计提供的,这也符合我们的梦想,就是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
前一篇:娃哈哈:提高就业者的造血功能
后一篇:海康威视:打破全球技术贸易限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