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杂志 陈抗
国内饮料巨头娃哈哈集团董事长、著名浙商70岁的宗庆后,仍然每天忙碌于公司的各类事务。在采访中,他反复提到,制造业是一项长远的事业。也许就是对这份长远事业的信念,让他不断的关注和思考制造业该如何升级和创新。
实体经济创造财富
“实体经济创造财富,制造业发展的好坏代表着地方的整体经济实力,如果制造业下行,对经济影响会很大。”宗庆后说到制造业的现状,表现出一丝担忧,“制造企业的日子现在很难过,税负重,成本压力也在增大,很辛苦却赚不到钱。”
宗庆后说,要拉动内需,首先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拉动消费,经济才可能逐渐复苏。“政府要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收入,收入提高之后第三产业才能加快发展,如果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收入不提高,老百姓就没有钱去消费服务,肯定无法真正拉动内需。同时,如果政府可以将教育、医疗卫生这些服务做好,老百姓负担更少,就可以放心花钱了。”
虽然对制造业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但是提到浙商时宗庆后仍然信心满满,“尽管现在经济下滑压力也很大,但是浙商有着开拓前进的精神。实体经济很累,风险也很大,但是它是一个长远的事业,也代表着国家的强盛。我们浙商应该安下心来做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的档次,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浙商要充分发挥光和热
“浙商回归”让全球各地的浙商听到了归乡的嘹亮号角,很多海外浙商都纷纷起了回国创业的念头。但是,很多人因为不知道要投身于哪些产业,空有拳脚无处伸展。宗庆后说,其实海外浙商可以利用对国外的了解,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浙江企业转型升级。
“国外很多小型的企业,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他们也很想得到中国的投资。海外浙商可以引导他们到中国,通过合资或者收购,和我们进行合作。同时,他们可以为浙江制造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解决企业目前的转型难题。”海外浙商的回归,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浙江制造业的档次,还能为浙江经济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宗庆后提到,海外浙商还可以为浙江引进更多国际人才。“引进现在需求更迫切的学科代表,以及掌握成熟技术的人,大大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
企业创新也是一种创业
在杭州火热的创业氛围下,宗庆后对创业创新也十分关注,他对当下的创业环境做了细致的分析:“现在年轻人创业的环境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当时我创业时是在紧缺型经济背景下,做什么都能卖得掉,所以创业还能白手起家。现在遇上产能过剩和企业转型升级时期,再去创业难度比较大。”宗庆后认为,在第三产业创业还是很有机会,“创业投资成本更小,起步更容易一些,也是创新产业的集中地。”
对当下的年轻创业者,宗庆后称赞80、90后是有想法、敢创业、有希望的一代,“创业需要戒掉急躁,脚踏实地,创业不可能一夜暴富。在创业道路上要看准时机,一旦发现不对了,千万不要越走越死,要及时转向。”
“创业是属于各行各业的,开启一番事业是创业,在企业创新也是创业,不是做老板就是创业。”如果说白手起家创立娃哈哈是宗庆后的第一次创业,那么娃哈哈的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就是宗庆后的二次创业。他透露,一向以食品企业示人的娃哈哈已经介入机器人行业,准备收购有机器人产品的企业,引进国外核心技术,加快企业创新。
“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平台,对于我们制造业来说,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智能水平。娃哈哈从订单、流水线生产、发货再到集散全部都是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也降低了成本。下一步我们打算用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生产线,使用传感器和信息系统,通过系统自动调整标准参数,减少人力,提高效率,提升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