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商业地产,怎么玩

(2015-05-26 16:07:31)
标签:

房产

来源:《浙商》杂志 作者:姚恩育 沈晓琳 谢庆

今年哪个词最火热?非互联网+不可!而互联网+似乎也给负重前行的商业地产带来了春风,在这股春风下,商业地产商们如何将“互联网+”玩起来?4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5(第十二届)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年会上,众多知名企业家就互联网时代商业地产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互联网+对商业地产挑战大于机遇

王永平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

互联网对商业地产的影响要比住宅大。互联网对住宅地产的影响以正面居多,增加很多营销方式,也更为便捷。但对于商业地产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在现阶段挑战大于机遇。2015年,商业地产相关企业好的会更好,坏的会更坏,企业家应该意识到,过去靠开发和资本推动繁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商业地产的繁荣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运营的本质。以前企业家把住宅卖掉贴补商业地产的运营,现在“资本”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追逐以资源为首的资本,出现了从团队追逐资本,到资本追逐团队的新趋势。

2015年商业地产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因三公消费禁止后,三四线城市的虚假繁荣消失了,购买力下降得很厉害,商业地产出现了投资商向一二线城市回流的现象。而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短兵相接的阶段。

用一招可以让价格做得跟电商一样低

车建新 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兼CEO

电子商务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还是很有竞争压力的。说个亲身经历:我经常在机场看DVD类的培训材料,但是看后我不买,都是拍下照后叫秘书在网上买,因为同样的东西,网上价格便宜。

我相信这样的心理就是老百姓的普遍心理。折射到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就是不能够比别人卖得贵。要是实体店与电子商务企业价格相差很多的话,我相信很少有人会选择实体店消费。同样的商品如果价格相差在3%左右,可能对消费者的选择关系不大,如果差额在5%以上,竞争力就差很多了。

在座的都是商业上的精英,我把老祖宗给我们的三句话与大家共享:第一句是“人无我有”,第二句是“人有我优”,第三句是“人优我廉”。我相信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包括红星最近开始在运作的商业地产项目“爱琴海”购物公园所倡导的体验式消费时代,这三句话同样适合。

我们的商业项目怎么做?简单来说,就是把租金拿出来做大促,然后再涨租金回馈自己,这样一来,我们的盘子就越做越大,向良性循环。工厂让利6%-10%左右。我们自己也拿出租金20%来做大促,加起来有16%-30%。我们大促做了3年下来,效果还是很好的,每年销售的增长率在15%左右,而且我们的单店租金也在增长,每年涨幅6%-8%。即使拿出租金的20%出来做大促,算下来利润还是增长的。

互联网+拼的是大数据

李炎 北京上品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后的新兴社区都将远离城市中心,由于居民出行不便,社区内及社区周边的百货商店于是应运而生,成为未来的购物热点。与地标型商业中心客流量随机不同,社区型商业与消费者更贴近,消费者光顾的频次更高——甚至他们可能天天去逛逛,这意味着商店能够利用数据信息更好地与用户互动。

这些互动活动包括,通过会员信息、消费数据,对各个店面的商品品类及价格进行调整,同时基于位置和消费者的偏好,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营销推送。用户需求的转变,对企业来说从来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上述互动活动都是ERP系统和移动互联网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结果。

深入社区型商业也是上品折扣未来实体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通过实体门店持续拓展全渠道业务,在一整套IT系统中,通过电商、移动互联网、DM、电视购物甚至Call Center多个渠道发展。

跨境电商可以与商业地产完美融合

王填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实体零售商,我明显感觉到这几年的商业环境确实变化很快,根本原因在于:受互联网影响,消费者掌握信息越来越快,而且对于信息的把握有时候比商家更精准。买家更精,意味着卖家必须升级商业环境,升级供应链,升级合作伙伴,如果卖家做不到,迟早会被淘汰出局。

做跨境电商没有区域限制,一开始就是全国市场。电商B2C、C2C领域的后来者,已经难以超越阿里淘宝的体量,但在跨境电商领域,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步步高拥有的1300万会员,是我们喊出“未来12个月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前三名,未来24个月拿下第一名”的底气。

商业地产的未来要有金融体制支撑

毛大庆 万科集团前副总裁

我们所谓的房地产传统经营模式,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无外乎是盖了一些房子在里面提供服务,服务的对象是谁?这些人是不是已经变了?原来的模式是不是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消费需求,给企业带来不断的利润增长?过去我们思考时,往往是从原来的模式里面不断挖掘的,这个模式怎样优化,怎样省成本,怎样提高服务品质,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模式已经有问题了?

我之前和潘石屹交流,他说,我们往往满足于自己做了一个锅,我们在这个锅里面尽可能表演到最好,然后特别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进步。但是你没有想到的是,锅外有一群人研究清楚了你的模式之后开始做一口新的锅。等他们把锅做得差不多了,再做一个锅盖出来把你闷死。

这就是很多传统企业无疾而终的原因。在竞争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什么样的模式都难以持久,我们在这个轨道上跟传统的模式赛跑,同时也该思考怎样开辟一个新的轨道,这是未来商业地产领域里面值得推崇的新思想。

在我看来,中国的商业不动产将会迎来一次新的增长过程,这个过程取决于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如我们说了这么多年的包括像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基金合法化规范化等等话题。未来,如果我们在金融体制改革下,同时激发商业地产更多优秀运营模式的诞生,这将带来商业地产很好的前景。

商业地产没有拐点

张诚 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总裁

同时遭受“泡沫化”、“同质化”、电商“边缘化”夹击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正走向深水区,于是就有很多人放言“中国商业地产的拐点来了”。“拐点”这个词是房地产行业常用的词,所谓“拐点”就是行业萎缩了,行业快没有了。或者是行业从业人员会越来越少,但是商业地产不是这样。在我看来,商业地产没有拐点,商业地产的繁荣期正在开始,正走向多元化、扩大化,新的市场正在形成。市场是不会出现拐点的,只有思维模式才会出现拐点。从全国商业地产领域的销售总额和投资总额的数据来看,每年都在增加,既然每年都在增加,又何来的拐点呢?

过去的投资进入商业地产促进了其繁荣发展,同时也集聚了很多人才。这批人如果转型,利用互联网+开展新的发展模式,会促使这个行业走向更加繁荣。

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高成本问题

洪万康 康成投资(大润发)中国区发展部总经理

今年一季度报表出来后,我们看到包括超市、百货在内的众多传统商业业态,业绩仍然成长并没有衰退,所以不能一味认为互联网冲击了传统商业的生命线。恰恰相反,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为什么不考虑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来服务顾客呢?

传统商业的问题在于信息不畅通,有很多不合理的加价环节,如果实体店基于原来的管理体制,利用互联网渠道、服务手段与顾客互动,慢慢就会发现实体店还是有很大价值的。在细分行业前几名的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流量,都不惜代价地投入做营销,何况中国地大人多,物流作为电商的最后一站,成本是非常高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你的实体店数量多、分布广,与电商结合就能降低最后一站的配送成本。

购物中心是一个过渡产品

周鹏 中粮置地总经理助理、朝阳大悦城总经理

为什么中国的百货活得并不好?因为他们把核心竞争力的买手制做掉了,把他们的核心品类管理做丢了,过渡到一个更轻松的模式叫联营。当核心竞争力丢掉的时候必死无疑。而像日本的百吉百货、法国的老佛爷百货似乎活得更好,而且是风景这边独好。

购物中心是一个过渡产品,购物中心本身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实生活方式的核心就是体验。体验往往强调空间设计布局,所以体验不仅是在品牌、物业、营销、服务等,服务是体验的基础,包括光线、气味等等都要重视。

主题空间是体验的载体,我们连续提出了绿色、生态、艺术、环保等概念应该成为购物中心的主题词。我们对空间营造提出了生活美学家的概念。我们有主题空间还有和消费者互动的活动,让他们更好地找寻曾经的记忆,或者探寻他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