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象会被蚂蚁吃掉吗

(2015-05-14 15:08:19)

移动互联网时代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将不会存在了,也不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指标。

《浙商》:现在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既想要迅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但同时又疲于应对不同区域的个性化需求,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规模经济将不复存在

鲁柏祥: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规模化的前提是标准化,而标准化跟如今这个时代变化、移动的特性是相矛盾的。顾客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怎么能够用一直不变的东西来应对呢?规模经济是个体经济思维与工业思维的杂交,这种思维是历史的,不是未来的。

在信息时代,商业是0和1的游戏,要么成为很大的公司,要么作为小企业被兼并。但移动互联网时代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将不会存在了,也不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指标。

以前我们一直在强调大小之争,但现在我们更多是强调差异之争、质量之争。用大小来比的话,大象和小象有竞争,肯定是大象赢,但大象和蚂蚁比呢?大象不但踩不死蚂蚁,可能身上全都爬满蚂蚁。

我们很多的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就像大象一样,移动能力很差。如果不尽快改变,那些蚂蚁般的小公司兴起后,甚至可能会对其生存带来威胁。

小而美是时代趋势

《浙商》:那企业到底该怎么改变呢?

鲁柏祥:如今,消费者乃至整个产业的自由度都在提高,市场需要我们提供非常有特色的产品,满足很少一部分人的需求, 即所谓的“小而美”。“小而美”的实现得益于物流与互联网技术的配合,一个线上、一个线下,一个有形、一个无形,交易就很容易实现。

原来是比大小,1跟10,或者1跟100比,所以我们会产生一个概念,叫“以卵击石”。现在的问题是人家不跟你比了,但这些小公司一点点地就把需求拿走了,这对大公司来说是釜底抽薪。

大规模的、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不符合时代和消费趋势的,那大企业要怎么办呢?其实生产是可以柔性的,每次都小批量地进行。

智慧时代的商业模式

《浙商》:这样成本不是很高吗?

鲁柏祥:所以啊,这就需要合作了。只要合作,浙商就很有优势,因为浙商很多是中小企业,可以搭建一个大的平台,让这些差异化的小企业互相连接。

具体怎么运作呢?从数学角度来看,任何常数相加的结果都是常数,任何常数相乘的结果还是常数。传统经济学讲的都是常数之间的加减法,因为都是基于资源有限性的。但如今在网络时代,任何一个很小的值,去乘上一个变数(这个变数可能在零到无穷大之间)结果就有可能是无穷大,所以小的就有可能会把大的“搞死”。

基于这个考虑,未来企业理想的经营模式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述,即:

Bw=Ki*Nn

上式中,Bw代表智慧时代的商业模式(B:Business,w:wisdom),Ki代表持续迭代创新的产品(K:Kmapp米氏常数,i:innovation),N则是线上线下的多个网络(N:Network)。

未来企业经营关键点

《浙商》:这个公式如何解读?

鲁柏祥:由此,未来企业经营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有持续不断的Ki产生,而且一定是与消费者一体的。企业更多是成为一个组织者、召集者,或者说是意见领袖,这样,公司的本质就变成了大家的公司、共同的公司。

这个共同的公司不一定很大,但明天的“大公司”也不是像现在这样,下面有很多小公司,行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是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上有很多个体,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动,但是都离不开这个平台,组织的边界变得很模糊。就好比阿里巴巴,那么多淘宝商家,都在阿里的平台上活动,但其实并不属于阿里。在大公司这个大平台上,大中有中小,中小同台舞,中小各个专、个个精、个个强,就像是一窝蜂一定要有蜂王,最后就都一起发展起来了。

第二,仅有创新的产品,如果卖不出去还不够,网络N就得跟上。企业家一定要对网络有很深刻的理解,线上线下都要利用起来。不要以为只有互联网才是网,原来的社会关系网就不是网,也不要以为只有线上的网是先进的,线下的网是落后的。不要有新的东西出现后,就把原来的东西否定掉,原来的不是不对,而是不够。线上线下一体的网,我称之为“天罗地网”,每个企业的行为都像蜘蛛侠,离不开网,这张网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自建的,没有进入这张网,或者深入得不够,最后都会输掉,做得再大都没有用。

第三,要想办法把K和N结合起来去做乘法,K和N中间的就是留给企业家的位置。未来的商业不全都是大公司,也不都是小公司,而是能够利用平台和网络的、能有持续不断创新能力的、与顾客一体的,才能做得很好。总之,要跳出传统的加法思路来做乘法,这才是这个时代的经营思路。

对小公司来说,未来的机会更多。泰国正大国际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就说,中国的商业将是小老板的天下。所以,未来的商业格局不是“众星捧月”,更不是传统的“月明星稀”,更有可能是“满天繁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