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专利战开打?
(2015-04-20 14:57:26)
标签:
股票 |
《浙商》杂志 傅永恒
国内的专利大棒尚未挥起,但在海外,小米已经遭遇了专利缺失之痛。2014年12月初,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组合,只允许小米在印度售卖装载高通芯片的手机。爱立信则宣称: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每部手机都必须缴纳专利费用。
屡见不鲜的专利战
手机行业的专利大战早已屡见不鲜。早在2010年,Google、摩托罗拉、诺基亚、HTC、微软、苹果、三星等主要厂商就开始互相乱告,几成一锅粥。经过几次收购,当下形成了微软、Google、苹果、三星等几家专利大户。
在这些专利互诉当中,苹果VS三星的专利大战持续时间最长,三星为此头疼不已。苹果甚至依靠专利官司将HTC逐出美国市场,直接让HTC从一线Android品牌成为连年亏损的二线厂商。
微软自家的Windows Phone不成材,但靠着专利优势,每年从三星等主要的Android厂商收取10多亿美元的专利费,也是手机界的一大奇观。
Google原先缺乏通讯行业的专利积累,但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使它获得了1.8万项专利,这些专利的估值高达55亿美元;而摩托罗拉出售的机顶盒、手机业务所得分别为23.5亿美元和29.1亿美元,专利的价值堪与其两大硬件业务价值相当。Google还与联想、三星等达成了专利交叉授权的协议,以此维护Android的生态系统。
全球手机行业专利大战如此轰轰烈烈,但国产手机品牌却鲜受影响,这全赖另一个通讯行业专利大户——高通所赐。
在高通妈妈怀里的国产厂商
高通依靠其在通讯行业的专利积累和芯片环节的垄断地位,与其客户签有“反向专利授权”协议。高通的“反向专利授权”,是指拥有专利的厂商在购买高通产品时,必须将自有专利同步授权给高通,同时允许其他购买高通产品的厂商免费使用该厂商的专利。高通通过与客户之间的反向授权专利形成巨大的专利池,来帮助客户解决专利纠纷。
高通之所以能够与客户签订这种协议,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其手机芯片行业占据了全球66%的市场份额,几乎一统中高端手机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华为海思、MTK、Intel、展讯等手机芯片更多地在抢夺中低端市场,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英伟达、爱立信更是彻底退出手机芯片市场。
三星这个手机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厂商,在进军北美市场时也得放弃自身的猎户座芯片,改用高通的骁龙芯片。华为、联想、小米等品牌在中高端机型上,也大多采用高通产品。
手机芯片行业的垄断地位、庞大的专利库、“反向专利授权”,构成了高通独有的商业模式。
高通制定的商业模式,对于缺乏专利的新兴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等,是极为有利的,只要购买了高通的产品,不但可以使用高通的专利,还可以免费使用三星、华为等企业的专利,且无法律风险。
高通的策略的确帮助了许多新兴厂商崛起,让手机行业时刻有新厂商、新产品出现,推动了手机行业的发展。但高通模式侵犯了其他专利大厂的利益,也遭到了很多非议,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评价小米的专利案时便隐隐透露出对小米通过高通“反向专利授权”免费使用其他厂商专利的不齿:“‘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同时,也要考虑尊重行业游戏规则。”
高通妈妈帮不了你了
之所以国内风传华为、中兴等厂商要对新兴手机厂商挥起专利大棒,与高通遭反垄断调查有很大关系。
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便开始针对高通开展反垄断调查,历时近一年,调查结果已经完成,只差公布。据悉,除了高额罚款、降低专利授权费用外,取消高通推行的“反向专利授权”也在处罚当中。
高通“反向专利授权”一旦被强制取消,那高通的客户之间就可以互相诉讼了,这意味着小米、OPPO等新兴厂商很可能面临专利诉讼的官司,因为这些厂商缺乏专利积累,也缺少专利授权。当然,这些厂商也可以通过向高通、MTK等厂商购买商品并获取高通、MTK的专利授权来规避一些风险。但很明显,他们无法避开中兴、华为、联想等大厂发起的专利战。
即便国内专利官司耗日许久,且不大可能出现禁售这样的处罚,但一旦输了官司,赔钱在所难免。这无疑会抬高新兴厂商的成本,或许会让新兴厂商的高性价比手机一去不复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