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浙商》杂志 沈晓琳
用户接入WiFi后,运营商通过服务将商户与用户进行串联,利用产生的数据再反过来强化服务,最终形成一个闭环。
智能WiFi并非新生事物,但是借着O2O的东风,正迅速从家用必备转向商户标配:以星巴克咖啡为首的大众消费场所,个个争相将“本店支持WiFi”的标牌显眼地摆在他们的上帝面前。因为WiFi这种无形的电波,恰似有形的桥梁一样,将商家和用户连在了一起。
免费WiFi渐成主流
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认为,智能WiFi经历了从“收费到免费”的产业路径。他表示,过去形成规模的WiFi网络多是通信运营商建设并实施商业化运作,一方面通过计算上网时长/流量的方式收取用户的接入费,另一方面也通过做登录页、聚流页及内容聚合页来收取商家的广告费。
由于架设WiFi网络的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都很低,所以此前运营商的WiFi网络覆盖虽广却鲜见商业爆点。然而那些免费的WiFi网络,正在逐渐成为智能WiFi主流业态,“因为消费者青睐于不花钱的”。
“同时智能WiFi的运营思路也发生了变化,用户接入WiFi后,运营商通过服务将商户与用户进行串联,利用产生的数据再反过来强化服务,最终形成一个闭环。”宗佩民解释说。
有智能WiFi协助,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O2O桥梁被成功架起:当消费者走进一家商场并连接上本地WiFi,WiFi首先确定消费者身份,并结合室内定位技术记录消费者的行动轨迹,分析该人在商场哪些商铺有停留,在哪些商品前驻足时间长,从而发现消费者喜欢的商铺和品牌等,最终反馈给商家做精准营销。
“智能WiFi相当于一个电子围栏。”支付宝免费WiFi项目产品经理熊益斌表示,以往互联网营销的转化率最多在3%,普通情况下只有千分之几,而通过智能WiFi转化率会“非常高”。“只要消费者进入WiFi区域,商户就有机会建立自己的会员体系,向会员推送商品目录、优惠信息等。”
烧钱抢铺“基础水管”
据《浙商》记者了解,智能WiFi如今有这么几种成熟的玩法:第一种以成立于2007年的迈外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迈外迪又被比喻为O2O市场的分众传媒,通过免费为商家建设、维护WiFi网络,利用广告投放而获得收入,包括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在内的全球连锁品牌都是其客户。
第二种类似于2012年诞生的树熊网络,他们定位为WiFi开放平台,把用户、商家、应用开发者纳入其中,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圈。在盈利模式上,树熊网络或基于合作伙伴的交易体系变现分成,或与开发者的应用开发所得分成。
最后一种是由高朋网和腾讯电脑管家联合打造的Yeah WiFi模式。厂家通过渠道赠送或者以极低成本价给线下商家提供路由器,用户仅需关注Yeah WiFi公众号,进入Yeah WiFi区域即可自动联网。因为Yeah WiFi打通微信公众号,所以可以让商家真实抓住用户。
“智能WiFi类似互联网领域的自来水企业,谁先把水管铺完,市场机会也就做完了。”年代产业资本创始人王川表示,不管是何种玩法,智能WiFi公司都不会把赚钱放在第一,扩大用户规模才是首要目标。
对智能WiFi服务商而言,推广WiFi路由器无疑是个“体力活”,哪怕是巨头也得与线下商户一家家去打交道。不过,一旦商家选定了WiFi合作方再更换的几率也不高,因为WiFi服务大同小异。“所以‘铺水管’的节奏必须要快。”王川说。
“这个阶段的融资很重要。”树熊网络联合创始人华璐坷表示,除了大体量购物中心和连锁品牌餐饮店、咖啡厅,多数商家对WiFi营销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开启,尤其是小微商家,并不愿意在WiFi上花成本,现阶段还是“烧钱”教育市场的过程。
联手平台企业或制订行业标准
线下商家对O2O模式何时觉醒,智能WiFi的产业敞口就有多大。
先知先觉者,如华映资本、国科嘉和等创投机构,奇虎360、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在2014年已经陆续向智能WiFi伸出“援手”,A轮投资金额普遍在千万元数量级。对于行业投资者以巨头居多的原因,云电商基金、聚焦资本合伙人九宗表示,“碎片化的民间资本没有整合网络基础设施的实力。”
“智能WiFi的发展要顾及三大运营商。”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担心智能WiFi产业前有“拦路虎”。汉鼎宇佑资本管理合伙人诸葛彬也认为三大运营商的4G大战已是箭在弦上,如果4G普及且资费下调到让人无法拒绝的水平,通信产业或许转瞬就会改变风口方向。
“不过,把握好进出行业的时机,机会还是非常多的。”诸葛彬判断2015—2018年期间最为关键,智能WiFi即便被商户对O2O的需求而撬动,但发展的决战点不在于打动商户,而是需要迅速跑马圈地,在4G普及前积累起大量O2O另一端的用户,培养用户主动接入WiFi的习惯。
浙江网新创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旭光分析说,用户对智能WiFi的需求有:出于获取免费流量的,寻求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的,保障安全的网络环境和网络附加价值等。“国内智能WiFi企业还停留在网络供应和维护商阶段,离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尚有距离。如果能与腾讯、淘宝这样的平台企业联手,是积累大数据,提升本地服务、区域服务较为理想的选择。”张旭光建议道。
应用市场的落脚点决定了博弈对象的特征。“企业如果做产品,用户市场广阔但竞争激烈;如果做技术、做标准,市场容量比较窄但竞争者少。”王川认为智能WiFi行业后来者,没有必要再参与基础设施的争战,转为从事面向行业企业的WiFi技术标准制订,不失为一种“活法”。“行业经历洗牌后,一定会把标准固定下来,动手改建未达标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