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号网:重塑医疗圈的“三步走”

(2014-12-18 15:24:46)
标签:

it

《浙商》杂志 记者 牛金霞

挂号网通过互联网连接医院、医生、患者,促进三者间信息的高效共享,提供移动医疗服务,获得腾讯1亿美元的投资,成为迄今为止该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案例。

10月中旬,腾讯宣布1亿美元领投挂号网,成为该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消息一出,原本默默无名的挂号网迅速引发大量关注,也让本就火热的移动医疗领域更加躁动不安。

在位于杭州天堂软件园的挂号网办公室,《浙商》记者了解到,新的办公楼已在杭州湾信息港准备妥当,人员招聘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准备“大干一场”。

在整个行业面临政策门槛高、风险大,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时,挂号网有哪些独门秘笈?挟1亿美元重金后它又会有哪些大招?能否真正破解看病难?繁忙的视频会议后,挂号网CEO廖杰远给出了答案。

撕开挂号入口

4年前,廖杰远带着1岁多的小侄儿看病,从福建到浙江、从浙江到上海,在医院之间辗转,为挂号托关系、连夜排队,那段经历让他难以忘记,IT出身的他就开始琢磨如何用互联网来改善这种状况。恰好在2009年底,卫生部出台了一份名为《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所有公立三级医院都要开展实名预约挂号服务,2010年挂号网诞生。

“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是建立信任度,注意力经济在这里是不适用的,挂号网从一开始就在如何获得医院、医生和患者的信任上下功夫,兢兢业业围绕网络挂号的流程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终于由一家、几家医院迅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廖杰远介绍。

挂号网在成立之初首先选择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谈合作,实际运行后效果良好,预约挂号率超过60%,就诊环节显著优化。在华山医院做出典范之后,“复旦系”八家医院也纷纷找到挂号网合作,以至于后来上海几乎所有医院的预约诊疗相关服务都释放给了挂号网,进而又由上海一步步推广到全国。

截至2014年10月,挂号网已经与全国23个省份、900多家重点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连接,拥有超过3700万的实名注册用户和超过12万名重点医院的专家,已累计服务患者1.3亿人次。

至此,廖杰远成功用挂号撕开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入口,实现了他用互联网改变原有医疗体系信息不对称状况的第一步。

在他看来,医疗体系的信息不对称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单个医院本身的信息系统是封闭的,与患者的交流方式是落后的。比如,医院的挂号窗口经常人满为患,病人排很久的队,但轮到就诊时往往几分钟就被医生“打发”了。其二,医院和医生的信息情况对患者也是不透明的,导致“全国老百姓奔协和”,不管大病、小病都往知名的几所医院挤,带来医疗体系的严重不平衡和资源浪费,也带来了表面上的“看病难”。

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有挂号这个入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黄牛的存在又带来很多干扰,但廖杰远几年来一直有足够的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挂号网通过封杀黄牛账户和加强挂号网身份认证的安全度做了多次整治黄牛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仍在持续。”

“微医”打通三维

拿到投资后,挂号网紧接着发布了移动医疗开放平台——“微医”,同名APP包括医生版、用户版,再加上挂号网在医院的服务器,三者将医生、患者和医院连接在一块手机屏上。同时,“微医”将和微信、QQ打通,用户可使用微信、QQ登录并支付挂号及其他服务费用。具体来说,“微医”在挂号外延伸了“智能导诊”、“医院导航”、“排队候诊”、“取报告单”、向医生咨询以及支付结算等功能。

用“微医”真正打通医院、医生和患者三个维度是廖杰远的第二步,相比行业内已有的APP或侧重于“圈医院”,将医院“搬”到手机上,成为医院的手机端入口,或侧重“圈医生”,将全国各地医生“搬”到手机上在线咨询,廖杰远显然两者都在做。

在步子比别人慢了一拍的情况下,廖杰远依然信心十足。挂号网通过4年的积累,已经接通全国三分之二的医院号源,医院选择跟“微医”合作是顺理成章的,而医生则会首选跟医院合作的APP,如此一来,何愁用户不来呢?

摆在廖杰远面前的还有政策门槛。短短几年内,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快速问医生、寻医问药网等在线医疗平台发展迅速。在线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的确大大方便了用户,然而,在线问诊背后的安全隐患也渐渐浮出水面。8月底,观望已久的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政策的“冷”考验着行业的“热”。

对此,廖杰远的办法是,鉴于在新规定下,医疗关系只能由医疗机构来建立和鉴定,在线问诊不能在没有建立医疗关系的情况下做诊断、开处方。“微医”平台的医生咨询服务就只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患者到医院前的初诊,相当于“智能导诊”功能的人工版;第二个方面,也是最核心的,将功能集中在复诊,患者到医院诊断后,医疗关系已经建立,后续病情、用药等则都可在线进行。“总之,所有服务一定是合规、合法,给医生和患者安全感,守住这个行业最宝贵的信任度。”

在这个理念下,对移动医疗领域广为关注的是数据安全问题,廖杰远称,挂号网会与患者签订协议,保证数据使用权归患者,技术人员也会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处理。另外,他透露,杭州的网监部门已经对挂号网设立了专门的“网络警察”,在杭州同样有这样待遇的只有阿里巴巴。

“分级就诊”再优化

解决“全国老百姓奔协和”这个整体医院和医生信息与患者不对称的问题是廖杰远的第三步,而且也已经迈开了步伐。

目前,挂号网正在全国发动“寻找身边的好医生”活动,由用户点评、投票等形式找出就在附近的拥有一技之长、在治疗某种疾病上特别有经验的好医生。廖杰远的设想是,挂号网将这些选出来的好医生的详细信息、用户点评推荐给患者,让患者就医时首先考虑附近的好医生。另外,挂号网同时在构建这些医生可能所在的小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转诊系统,假如患者所在的医院的医疗设施确实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再由医生推荐到合适的大医院,从而构造一个由身边的好医生起关键作用的“分级就诊”体系。

至此,凭借“三步走”的战略,挂号网实际上希望用移动互联网的力量重塑医疗生态圈和产业链。

对挂号网的商业模式,廖杰远的思路同样非常清晰,他将其分成医、险、药三条线,医即收取医院、医生的平台服务费;险则是与各种医疗保险公司合作,推荐患者合适的保险,收取保险公司一定比例的分成;药即对患者进行“导药”服务,收取医药企业的平台服务费。凭着这三条线,从2013年开始,挂号网已实现营收近1亿元。

有了腾讯雄厚的资金支持,廖杰远当下最关心的就是团队的扩张和组建能否支撑起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挂号网目前面临的较大挑战。

“我们经历的困难多到难以想象,但我们发现,医院更担心我们坚持不下去,因为在长期合作中,他们已十分信赖我们的技术和服务。而且,只要坚持下去,总是会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回顾几年的创业路,廖杰远说,最初就是抱着解决当下问题的初心进入了这个行业,解决挂号难用了4年,且还在继续,其他事情也一样会坚持下去。“医疗行业的改变是最慢、最复杂的,最重要的是抓住难点、痛点,踏踏实实的解决,点点滴滴的付出。”

接下来,廖杰远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依托“微医”平台的分级诊断医疗体系,从实质上打破原有的医疗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实现将挂号网打造成“国际领先的移动医疗平台”的目标。

胡旭波 启明创投合伙人

综观全球各主流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均面临不同挑战,主要集中在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人群覆盖率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方面。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在扩大人群覆盖、提高保险支付等方面近几年有长足进步,但在医疗服务流程的效率和医患满意度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挂号网整合了医疗服务流程和移动技术,把整个服务流程放进微医APP里,我们可以通过微医APP来了解医院、预约医生、院内支付费用、医患诊后沟通、保险服务等,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医疗服务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万亿价值, 占整个GDP的6%左右,未来还会继续成长。双位数的效率提高和满意度提高不光利国利民,未来也应该可以创造千亿的社会价值。挂号网已经有不错的基础,如果未来在对患者服务、医院服务和医生服务上继续扎扎实实地深入下去,结合移动技术、医院管理、临床支持、疾病管理等医疗知识支持,挂号网会有很大可能为中国的医疗服务产业做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