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翔的撒手锏
(2013-07-12 10:33:58)
标签:
杂谈 |
世界浙商网
《浙商》记者 陈晓
关键词 冯世翔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梦想者,却鲜有脚踏实地把梦想实现的人。但冯世翔有点不一样,这位毕业于浙大的80后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靠梦想支撑着。”
“那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冯世翔不假思索地回答:“打造一个中国印刷包装第一基地连锁品牌。”这句话由这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孔说出来,会让人一时感觉恍惚,而他今天已然以上上集团董事局主席身份掌舵一家资产规模与营收过百亿的集团。拥有八年历史的上上集团发端于浙江,它集印刷包装和综合地产为双轮驱动,同时涵盖商业贸易、金融投资等行业,正以中原为据点走向全国。
基地连锁狂想曲
从把河南新郑一个废弃的养猪场变成上上印刷包装板块进入河南的第一个仓库和半成品加工中心,再到建造全国最大的“大幅面”包装基地——龙翔基地、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印刷包装基地——宿迁基地等8个生产基地。冯世翔的事业虽有父辈们的良好奠基,但他的视野早已远远超出了前人设定的范畴,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有关创业的故事。
2005年,年轻的冯世翔在业务往来中敏锐地发现了河南印刷包装业潜藏着巨大商机,毅然辞掉浙江华泰销售总监这个人生里的第一份工作。“河南本土包装企业嫌药品包装利润低,大多不愿涉足,导致很多河南制药企业的药品包装业务被外省区的包装公司承揽,白白增加了成本。我想,这是可以大干一场的商机。”于是,来自温州苍南龙港的冯世翔想试着说服在家乡经营印刷包装家族企业的父母投资河南,却遭到一致反对。
执着的冯世翔没有放弃,四处游说之下,他终于筹得2600万元成立了河南华泰印业有限公司,并在3年间,让公司的年产值超过1亿元,把以华泰印业为首的印刷包装及上下游产业做成了河南的行业老大。7年之后,华泰印业及其沿产业链整合的上下游公司创造出每年7亿元的产值,在中西部印刷包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之后,冯世翔迅速在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山西等地将华泰的模式成功复制,启动“基地连锁”战略,意图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外,构建中国印刷包装格局的另一极。
让印刷包装企业走连锁之路,这是冯世翔商业模式的撒手锏,那么基地连锁的关键词是什么?冯世翔笃定地回答:“是标准化、连锁化的运营管理。”
在印刷包装基地连锁的实践中,冯世翔坚持第一步一定要稳,因为只有在做稳、做扎实之后,才能从中摸索出管理的标准化和客户服务的标准化,进而复制开去。“我们建造第一个基地的时候就要求自己做到行业第一,要把它当作形象店、旗舰店和精品店来打造。正是有了河南华泰基地的成功,我们在2012年投建300亩的河南沁阳龙翔基地和500亩的江苏宿迁基地,以平均不到7个月的时间完成基地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目前均已进入投产阶段。”上上集团品牌运营委员会总经理辛俊高告诉《浙商》记者。
截至2012年底,上上集团实际控制(含全资和绝对控股)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参股公司共42家,集团合计总资产153.58亿元,合计营收总额148.26亿元。
“不管你信不信,我在未来的十年里,将以500公里为半径,再兴建30个大型连锁印刷包装生产基地;同时建设独属上上的印刷包装研究院、印刷包装交易城,从而打造出‘中国印刷包装业第一基地连锁品牌’,到那时我们一年的印刷包装销售额有可能达到300至500亿元。”冯世翔说。
“傍大款”的资源整合之道
“我现在做的是两条生态链,将来可以用一张网来服务一个企业。”冯世翔说第一条生态链便是自身的产业生态链,通过学习长三角、珠三角和国外的先进印刷包装企业提升自己;然后以“傍大款”的形式开拓市场,即跟随娃哈哈、蒙牛、伊利、旺旺、达利园等大牌客户企业的足迹建厂,他们走到哪自己也跟到哪。这样随着那30个印刷包装生产基地的建成,上上集团也将逐步变配套优势为协同优势。
“我们的基地会根据地域优势进行布局,比如河南的食品业发达,我们就在河南做食品包装,这样成本优势将大大提高,而在云南、江苏等地,我们会倾向于以酒类包装为主。”冯世翔说。
这是一条投资印刷包装行业的上下游,做全方位配套,实现从原材料生产、纸业贸易、印刷包装产品研发、成品生产一直到废纸回收利用的产业生态链。
而上上集团的第二条生态链是营销渠道生态链,通过新建的30个生产基地以就近配送、仓储代管、产业自选超市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冯世翔计划3年后开始探索印刷包装业中小客户的资源整合之道,以电子商务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全产业协同为技术,以计划建设的“上上印刷包装网”为运营平台,走全产业整合运营之路。冯世翔兴奋地说:“比如一些有特色的客户,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申请到的糖果类包装专利,这个时候他们便可以在我们的印刷包装网上销售这类包装,从定制包装业务到销售包装业务,我们也真正做到了一张网服务一个企业。”
“父辈都在做这个行业,到了我们这一代,其实是新人在做老行业;而新生代力量的加入,首先要做的便是坚守。我相信,对实业来说,即便是鸡蛋缝里都有机会,何况是与国计民生如此紧密相连的印刷包装行业,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做,给企业导入什么样的思路让它发展。唯有思路才能决定出路。”
从脱离家族企业脐带,以“创二代”的姿态从浙江进入河南创业,再到组建集团、布局全国,8年时间,冯世翔带领上上集团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但他却依然认为,这样的速度不是太快,而是太慢——因为和风云突变的市场比起来,思路不能慢;和转瞬即逝的产业机会比起来,脚步不能慢;和内心追逐的梦想比起来,行为不能慢。决策要快,执行要快,企业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更要快。
“这不是激进,而是必须,快与慢的二元辩证,决定了理想主义和务实精神必须要合二为一,因此我们向上生长的同时,一直要求自己向下扎根,看似一路追风,其实我们是一路在追梦,在追赶最真实的自己。”冯世翔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