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重工:“大块头”减负
(2013-03-20 11:00:05)
标签:
杂谈 |
在整个起重设备行业走下坡路的今天,他们的逆势飞扬并非偶然。
春节前夕,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暖暖的阳光照进宁波凹凸重工总经理朱帅的办公室。对于这位1985年出生的二代掌门人来说,这个春节最大的“红包”莫过于,由宁波凹凸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桥式起重机轻量化设计节能技术”,成功入围国家发改委刚发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行业内桥式起重机行业唯一入围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朱帅对《浙商》记者说,这款技术的研发成果是节能型装备产业的革命性提升和进步。
成立于2000年的凹凸重工是专注于优质起重机研发制作及售后服务的创新型企业,是浙江起重设备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在全国,也是新型起重机的倡导者及引领者。
创新引领核心竞争力
“2012年我们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大部分同行企业平均下降20%以上,有些甚至是50%。我们在行业中属于不太正常的。”朱帅告诉《浙商》记者,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产品,整个起重设备行业由于低价竞争等原因,目前正走下坡路,30%以上的企业濒临倒闭。
十年磨一剑,凹凸重工的“不正常”并不是偶然的。“我们早已跳出价格竞争的红海,选择优质客户,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朱帅说,以往中国的起重设备一直依赖苏联技术,比国际上的技术要落后20年。而凹凸的起重机械产品,要在传统装备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长期以来,大吨位、单价高的港口配套机种一直受大型国企垄断,高端起重设备长期被欧美同行垄断,作为民营企业,只能走差异化的创新之路。近几年来,公司共申请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订6项,负责起草国家标准1项,采用这些自主研发的多项创新成果进行有效集成的新产品,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我们每年实实在在的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
牵手世界500强,与世界装备制造业巨头德玛格合作,又品尝奥运经济的“蛋糕”,凹凸重工始终注重创新、追踪全球起重装备的前沿技术,掌握、参与并主持行业标准,保持国内同行技术领先的著名供应商之一地位。“凹凸的终极目标是要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高附加产业链迈进,打造节能型起重设备的制造基地、新型起重机驱动技术的研发基地。”
“大块头”如何轻量化
近些年来,凹凸产品覆盖省市重大投资建设配套的路桥项目。对于特定环境使用的高难度工况要求,公司突破了大起升高度等技术难题,为快速崛起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配套。
据了解,几十年来,我国起重机一直存在整机自身重量大、耗能多、起身高度低等弱点。国内诸多起重机生产厂家,一直在进行研发创新,但大部分厂家把创新的焦点集中在主梁工艺的改进上,起重机结构庞大、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高等缺陷仍难改变。
如何让这个“大块头”体重“减负”,同时提升起升高度?凹凸重工将眼光瞄准了“轻量化、节能型、智能型”。2010年起,凹凸重工开始实施“轻量化设计节能起重机”的开发计划。经过四年研发,凹凸重工对起重机的关键部件,即起重小车、电动葫芦和起重主梁等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部件的重量降下来,把提升高度升上去,实现智能化控制。” 起重小车是藏在起重机核心的“发动机”。在传统起重机结构下,一个起吊重量为100吨的起重小车,其自身重量也有30吨左右。这个沉重的负担直接导致整个起重机在体积、重量、能耗上的落后。
如何既使起重小车减轻重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凹凸重工柔性引进10多位技术专家,对起重小车进行轻量化研发。两年多的探索,不仅实现了起重小车的远程控制,同时根据起重受力的状况,对起重小车的车轮材质、热处理工艺等进行了重新设计,起重小车焕然一新。
实际应用数据显示,同样起升高度的起重小车,自身重量减轻了55%,起升功耗降低了一半,体积大幅缩小。与国外最先进的同类产品相比,新的起重小车重量轻9.2%。
“按照当前国内市场桥式起重机保有量计算,如果全部使用凹凸的这种新型轻量化节能起重机,每年可为使用方节电5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三峡电站日均发电量的2倍多。”
效率文化
西装革履的朱帅,设计高雅、彰显个性的办公室,这些似乎同这个传统的行业形成强烈的反差。“我要求员工每天穿西服打领带。我们给高层定的服装,是他们身份与层级的象征。”这位年轻的少帅正在努力给传统的装备制造业贴上现代化的标签,塑造起重价值的品牌形象。
2008年10月,朱帅从国外留学回来正式进入凹凸重工。“一开始,在生产一线上呆了8个多月,3个月在生产车间打磨电焊,后6个月整理仓库。”朱帅说,或许是父亲军人出身的经历,从小就培养了他的独立和责任感。“我从8岁就开始做饭给自己吃,10岁开始洗衣服,在国外三年所有的生活费都是自己挣的。”
他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着力改造企业行动力,积极推崇效率文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独创了适合公司流程优化的ERP系统。“根据每个部门的需求,建立了计划流程表。这样实时追踪业务状态,不会有漏单的现象。”
“我们的优秀核心团队以70末80初为主,勇于创新,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效率高。”朱帅对《浙商》记者说,凹凸重工的发明创造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研发人员完成,大量的创新变革与发明思路来自敢想敢于挑战的基层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范围。
2012年6月,朱帅正式接手父亲的掌印,全面管理公司事务。在此之前,他在公司扮演的是“内部协调官”的角色。他把这种角色定位为公司的凝固剂和润滑剂。“每个部门按照各自的利益做事,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推脱。”在摸索轮岗的阶段,朱帅会协助每个部长和其他部长的沟通。而后在生产部门,参与管理和团队建设。
和父亲相像的,是朱帅的幽默风趣,强大的沟通能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爱谈笑风生,营造气氛,是个活跃分子,是员工对他的印象。
中学一直担任班长的朱帅似乎是个天生的领导者,同乔布斯这样“英雄式”的管理者相比,朱帅更希望自己成为像马云这样的“教练型”管理者。
“以前开会,都是被动的开会,现在是主动的开会,我会让员工发挥干部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来,让大家热爱自己的工作。”朱帅说,现在中高层会议,自己处于旁听的角色。个性开朗的朱帅注入了自己的活力,营造了年轻的氛围。
朱帅最欣赏的企业家是稻盛和夫,欣赏的是所有脚踏实地实现自己梦想的二代。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在5年内,凹凸重工成为中国高端起重机设备替代进口的领导品牌,同时实现企业产销成倍增长。
[专家点评]
柳阳
鼎聚投资董事总经理
凹凸重工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
凹凸重工通过明确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高附加产业链迈进的目标,确定了自己的细分市场,及早地远离了恶性价格竞争,并抓住了轻量化设计节能起重机这个关键点,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成为了新型起重机的倡导者及引领者,在强手如林的起重设备行业同行企业销售额平均下降20%以上的2012年,同比增长20%以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传统行业的增速放缓甚至回落,是行业的危机,但也是优秀企业的重大机会,行业只有通过洗牌,优秀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才会增加,强者也才能更强。期待着更多的凸凹重工这样的企业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