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上市?
(2012-08-31 09:39:03)
标签:
杂谈 |
世界浙商网
《浙商》记者 姚恩育
关键词 名山上市 旅游业上市
“经营性资产上市对旅游公司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些景区的开发包含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市融资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对于景区来说,基础设施建好了,后续的收益会比较稳定。”杨宏浩认为。
佛教名山普陀一时间为红尘所扰。7月初,来自普陀山官方网站的一条消息称,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于日前举行,这家公司作为普陀山旅游服务资源整合的拟上市主体,成立于3年前,已经开展了从拟定上市方案到资产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
在不久之前,另外两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和山西五台山,也相继传出正在积极筹备进入资本市场事宜。加上早在15年前就上市的峨眉山,中国传统四大佛教名山或许将齐聚资本市场。
围绕旅游业上市
站到风口浪尖的普陀山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令人瞩目。这也是令“上市”说受关注的原因。
1979年,普陀山恢复对游人开放时,普陀山管委会成立。当年,普陀山游客接待人数约为11万人。到了2011年,普陀山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次达519.67万,旅游经济收入达34.53亿元。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伟民称:“现在普陀山旅游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没什么大的意外的话,一年接待五六百万人没有问题。”
消息传出后,黄伟民或许是最为之头疼的人之一。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媒体记者提出了采访要求,其关注的焦点多数在于佛门净地怎能沾染世俗尘埃。
“普陀山是一个地名,只是在普陀山的几百家企业中选取几家准备整合上市而已。拟上市企业既不包含景区门票也不牵涉庙宇资产。”黄伟民解释。普陀山上市并不意味着宗教场所打包上市。
针对公众对普陀山上市后在资本逐利下破坏佛门净地的担忧,黄伟民称,“普陀山是一个成熟的景区,各级领导在理念上都很清楚,要把保护文化资产放在首要位置,不会在普陀山上大兴土木。”
在消息中惹来纷争的普陀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此次拟上市的资产包括五部分,即普陀山索道公司、普陀山客车公司、普陀山客运公司、普陀山吉祥制香厂等4家旅游企业资产以及朱家尖旅游集散中心。而普陀山旅游公司则由普陀山旅游集团、舟山群岛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旅游集团三方共同出资组建,公司组建已经3年。
据舟山市旅游委介绍,普陀山旅游整合上市旨在打造整个舟山市的旅游融资平台,推进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事业发展,提升普陀山旅游胜地形象。
对于普陀山上市意图,黄伟民表示,“目前普陀山海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各级领导都想把旅游业发展起来,而在舟山除了普陀山之外,各个岛屿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企业去投资、去整合。普陀山旅游公司是舟山市的旅游融资企业。(这次上市后)募集到的资金主要会投到普陀山以外的其他地方”。
他还称,“其实上市是很正常的事。上市对于整个舟山市的旅游业有促进和带动作用,除普陀山外,舟山还有一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嵊泗列岛,还有省级旅游区桃花岛、岱山岛等,海岛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舟山的旅游业,比如在嵊泗列岛投资建设高星级酒店等。整个舟山要搞一个海岛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大旅游的概念”。
普陀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亦表示,公司将通过上市募集发展资金,加快普陀山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包括普陀山在内的舟山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佛教协会、各大寺院仍然属于佛协系统内部,与上市主体是两条线,佛协原来怎么运作将来还怎么运作。上市主体整合的这些公司围绕旅游服务业展开经营,关注的是为游客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哪些资产可以上市?
那么,景区哪些资产可以上市?
国家旅游局下属的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宏浩告诉记者,经营景区的企业只有景区的特许经营权,其经营性资产可以包括景区内的旅游交通、餐饮、酒店、商店等。“这些是可以上市的。”
“这样的景区具有公益性,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底蕴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任何企业都不能将其当作自己的资产牟利。因此,景区的门票收入和景区所有权是不能置入上市公司资产的。”杨宏浩说。
《风景名胜区条例》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门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出售,门票收入和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得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自此条例实施以后,景区门票不能作为上市主体的收入。
杨宏浩表示,仔细研究2006年之后上市的名山,其实都是经营景区的旅游公司将其经营资产打包上市,绝对不允许有门票收益和所有权。“而且,现在经营景区的旅游公司想以门票收入做质押贷款基本上都不可以了。”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峨眉山、黄山旅游、张家界三家景区类的上市公司。从业绩来看,峨眉山、黄山旅游业绩稳定,张家界虽然曾经被戴过ST的“帽子”,但现在已经脱“帽”了,而且业绩恢复较快。
“经营性资产上市对旅游公司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些景区的开发包含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建索道、建酒店等,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上市融资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对于景区来说,基础设施建好了,后续的收益会比较稳定,能给投资者稳定持续的回报。”杨宏浩认为。
先行者峨眉山
先行者的脚步或许能为普陀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此次谋求上市的道路提供一些借鉴。
1997年10月21日于深圳主板挂牌上市的峨眉山A(000888)是最早于资本市场获利的佛教名山。
今年是峨眉山景区上市的第15年。15年间,峨眉山门票从上市之前的60元涨到现在的150元,并且还在酝酿下一次的涨价。其门票和索道收入依然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3%左右,而宾馆酒店服务收入仅占到23%
“在过去15年里,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确实享受到了峨眉山的佛教红利,这是不容辩白的共识。峨眉山景区的发展并未干涉到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传播。”一位业内人士称。他同时称,“上市对于峨眉山景区的发展肯定是有益处的,不仅解决了景区发展资金匮乏等问题,还大大方方地为景区做了回广告,因为景区在对外宣传时,本身的上市公司就是一块很好的金字招牌”。
目前,上市15年的峨眉山依旧以门票经济为主,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年报期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7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192万元。其中,游山门票收入32930.83万元,客运索道收入24286.75万元,这两项主营业务的收入之和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3%左右。而这家公司近些年来重点发展的宾馆酒店服务收入21100.82万元,仅占到公司总收入的2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