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时代”并未终结

(2012-07-05 10:43:59)
标签:

杂谈

  世界浙商网  http://www.wzs.org.cn/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浙商》记者 倪轶容

 

——独家对话“华尔街垃圾债券之王”迈克·米尔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憧憬的‘美国梦’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车,但我认为‘美国梦’的实质,是人们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通向自由和成功的门票。”

米尔肯就是一个“美国梦”的缩影:出生于普通犹太家庭的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商业头脑,成为了华尔街著名的“垃圾债券大王”。在他的帐下,可以看到石油大亨皮肯斯、新闻大亨默多克、兼并巨头佩雷尔曼、CEO狙击手卡尔·伊坎等几乎所有显赫一时的财富巨头的名字。“最伟大的金融思想家”是《华尔街日报》对其的赞誉。

然而,因为涉嫌证券欺诈,米尔肯在1990年时被判处10年监禁。入狱 22 个月后,他被提前释放,但随即确诊前列腺癌。

入狱和绝症彻底改变了米尔肯金融权贵的角色。出狱后的他,以素食者的身份研习瑜珈和冥想,并成为一名医学投资规则的革新者、教育产业的创业者。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的他,在美国加州创立了米尔肯研究中心,旨在为市场研究和金融创新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而米尔肯本人也对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走向保持着高度关注。 

在2012年的米尔肯全球大会上,《浙商》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

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浙商》:目前有很多唱衰美国的声音,“美国时代”可能正在走向终结。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米尔肯:虽然我们都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中国将成为比美国更大的经济体,但从人均数字来看,美国依然世界上最强大的。对于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我持乐观态度。

《浙商》:您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

米尔肯:两个显而易见的例子,能源安全和移民政策。

首先从能源角度来看,当尼克松总统在位的时候,就提出要降低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当时美国大约36%的石油是进口的;卡特总统在位的时候,这个数字成了40.5%;2010年,这个数字曾经一度达到过60%;到了2011年的时候,我们却看到美国已经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随着技术的显著进步,加上相继发现的丰富油气资源,特别是大量非常规天然气在北美的开发,美国的能源前景已经不再黯淡。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指出,2009年至2035年美国国内能源生产可实现每年2.7%的增长;同时,到2035年预计石油价格将涨至每桶125美元左右。在此情况下,预计进口能源在美国全部能源需求中所占比重将大幅下降。EIA估计,到2035年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纯进口能源将仅占17%。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能源独立是安全的保障,也需要政府和企业,乃至个人的大力支持。

其次是对人才的吸引。从亚历山大·贝尔(电话之父,英国移民)到爱因斯坦(犹太人,德国移民),到谢尔盖·布林(Google创始人之一,前苏联移民)多年以来,移民一直是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硅谷,超过一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在国外出生的。长久以来,我都在呼吁,要放宽对那些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投资者——那些可能带来资产和工作岗位的外国人士的签证。

如今我们看到,世界上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了: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都鼓励投资移民;中国和俄罗斯都在实施人才回流计划;新加坡等国家通过高成本投入,改善科研环境来吸引人才。对此,美国也将在2012年推出更为优惠的美国技术移民新政策,放宽申请美国技术移民签证的限制,并提供永久居住权等,为那些能够在美国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来美国工作创造条件。

  被扭曲的中产阶级“效用曲线”

《浙商》:你觉得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米尔肯:我觉得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作为美国经济发展最大动力的中产阶级,在住房和交通上花了太多钱,却在教育上投入不足。根据我们的研究数据,美国中产阶级在住房和交通上的花费占年收入的50%以上,但是对于教育的投入比例却要小得多。据我所知,中国等亚洲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是美国中产阶级的25倍左右,他们在教育上的花费和他们在住房和交通上的花费几乎是相当的。如今,一个上海12岁孩子受过的教育可能比一个美国加州12岁孩子受到的教育要好得多,这叫美国在未来的5年、10年内,怎么跟中国竞争?

《浙商》:但是似乎传统意义上“美国梦”的内容,就是教人们去追求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车子。

米尔肯:没错,但我理解的“美国梦”的实质,应该是让人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获得通向自由和成功的门票。

而如今的美国中产阶级过度追求更大的房子,在交通上花费也很大。我年少的时候,和我的兄弟们以及父母、祖父母一起住在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我觉得也这很好。但和我们这一代人相比,现在的中产阶级购买的房子面积足足大了一倍,平均每户达到了232平方米,同时居住的人数却在减少。

当然,中产阶级的这种追求和选择,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政府为购买房子提供了如此之好的贷款政策:30年贷款期限,非常优惠的利率,甚至不用首付,正是这种政策鼓励中产阶级去追求更大的住房。而对大房子的追求,也导致人们去更偏远的地方置业,并为此买了更大、更费能源的车子。这显然是一种误导,从而扭曲了中产阶级的效用曲线。

《浙商》:中产阶级的“效用曲线”被扭曲,将给美国带来怎样的危害?应该如何去改变?

米尔肯:我早期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对房地产的投资比对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要差得多。有闲置资产的中产阶级对企业进行投资,不但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而且这种投资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对房地产的投资在过去几年里,却使人们损失了大约1万亿美元。想象一下,要是这些钱都用于投资中小企业,它们将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啊!因此我建议逐步取消那些无追索权的住宅按揭贷款,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比如,米尔肯家族基金会曾对教育进行过研究,发现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保证。于是,我们成立了一个教师奖学金项目,在全美国范围内发掘和培养那些具有潜质的优秀教师。随着这个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激励体系。当越来越多这样的项目在美国实施的时候,美国在教育方面全球领先的地位将进一步被巩固,并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长期而重要的激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