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建“有机菜园”
(2012-01-31 09:01:58)
标签:
杂谈 |
天下浙商网
《浙商》记者 柴燃恒
关键词 有机菜园 智能育菜机
智能育菜机自动向阳、自动灌溉等功能,让种植花草与蔬菜变得有序简单。有了这个设备,城里人可以在自家阳台上“精耕细作”,吃上自己栽种的有机蔬菜。
浙江建德市农科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年的心情,有一丝紧张也有一些兴奋。2011年11月9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他特意起了个大早,挑了套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的黑色西装,因为今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来他的公司考察项目。有了资金后他就能大规模地投入生产,也能让他历经数年的心血得以实现价值。
这个项目,就是他苦心研制了4年的“宝贝”——智能育菜机。从自己摸索着敲敲打打开始,到聘请专业的集成电路专家,再到专利申请、所有的配套模具完成,陈新年捂着这个“宝贝”,默默等待着赢得满堂彩的那一刻。
“菜园”进阳台
“不再是一葱一蒜一青菜,一盆一钵一木箱;不再是早晚浇水保活苗、拔草松土促生长、施肥打药忙成团的管理模式,而是通过科学规划,用现代计算机智能技术实现了傻瓜式操作,自动向阳,自动灌溉等功能,让种植花草、蔬菜所需要的工序变得有序简单。有了这个设备,城里人可以在自家阳台上‘精耕细作’吃上自己栽种的有机蔬菜;也可以改变原先阳台上单一摆放花盆的形式,让花草栽培、摆放得更有艺术感。”陈新年笑得神秘而又骄傲。
“做商人就像做猎人,要知道所瞄准的猎物是什么!”陈新年说,“与以前的温饱需求不同,现在城市居民的需求是提高生活品质,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产品去满足这个人群的需求。”
当“开心网”和“QQ农场”风靡各大城市,吸引着众多城市里的现代“农夫”和“农妇”们,每天一打开网络,就忍不住上自家菜园“收割”一把,去别人家的菜园“偷”几棵菜回来的时候,农民出身的陈新年,敏锐地从中发现了商机。
“让城里人拥有真正的、现实版的‘开心农场’,那该有多好!”陈新年为自己的想法所激动,立刻着手研发能在自家阳台上种菜的机器,“我要将农业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融合成一种新型的农业,把它搬进城市,让城市里的人也可以收获真正的有机农产品。”陈新年管这个叫“城市集成农业”。有想法就去做,无论这个想法是多么异想天开,这是陈新年一贯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借助外脑
“滴灌系统”是建德市农科开发服务有限公司的明星产品,也是后来陈新年所设计的神秘宝贝的技术基础。陈新年有事没事爱往浙江省农科院跑,滴灌系统就是他在浙江省农科院里“淘”的宝贝。陈新年说:“以前浇草莓都是挑着肥桶,一株株地浇,用农科院里的滴管,既节约用水,又可以很轻松地把整块田的农作物浇得均匀。我觉得这是个好东西,而且当时还没有这样的生产厂家,如果我能提前把它生产出来,一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凭着农民的一股子实干劲,陈新年自己捣鼓设计出了生产滴管的机器,而且还接到了不少订单。可惜,由于生产设备比较差,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够稳定,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在使用了陈新年的滴灌产品后,甚至投诉其产品有质量问题,要求赔偿。
这一次,陈新年可栽了大跟头,不仅多年攒下的钱几乎全部赔了进去,还要重新为他们生产。然而,也正是这次惨痛的教训,让陈新年下狠心,引入台湾数字控制技术,更新了设备,产品质量终于有了很大的改进,走上了正轨。
“现在,工厂里一天的滴管产品的生产量,可以从建德铺到北京。”陈新年带着《浙商》记者参观了滴管生产车间,指着生产线上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黑色滴管,骄傲地说:“为什么我敢想、敢做阳台上的种菜机,技术的支撑就在这里。我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能保证土壤湿度的极度精确,也能保证水循环系统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
凭创新建立壁垒
陈新年带着《浙商》记者登上了公司6楼的露台,揭开了这台神秘机器的面纱。在40平方米见方的露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满了陈新年从无到有,摸索研发出来的“智能育菜机”。有的依墙而挂,有的摆在阳台角落,栽种着鲜花或蔬菜,小小的智能屏幕上显示的温度和湿度的数字不断跳动着,银色的外观在阳光下闪耀。
陈新年告诉《浙商》记者,这台机器本来的名字叫做“向阳智能盆栽植物屏”,但是为了让消费者直观了解机器的性能,改名为“智能育菜机”。机器采用微电脑控制,全部使用有机土栽种,这样不但可以充分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温度等数据,还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虫害问题,使没有栽种经验的城市人,轻松地实现当农夫的乐趣。
“在技术攻坚的时候,让机器做到像向日葵那样‘追踪’太阳是最难的部分,公司聘请了大批集成电路、电子科技方面的专才,集体攻关。”陈新年指着摆在阳台角落的一台银色机器说道,“几经攻坚和不断创新后,我们配上智能旋转地盘,智能育菜机能做到自动向太阳的方向‘跟踪’,保证所栽种植物都能充分接受到充足的阳光。”
“其实我在2011年年初就研发成功了,但是我没有急着立刻将其投放市场。”陈新年笑着告诉《浙商》记者,2010年公司销售额突破9000万元,智能育菜机投入市场后,销售额有望获得大幅提升。但之前他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方面我要保证所有的模具都配套生产好,所有的专利申请都做好。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太强了,所以我要做好产权保护;另外一方面,我还在进一步完善设计。现阶段我们能做到在自家阳台上种菜,下一步我还要开发能在车库、防空洞里都种上菜的设备。我的产品或许会一直被模仿,但只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那么就永远不会被轻易超越。”
[专家点评]
何圣米
浙江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
智能育菜机这种设备属于轻型机制栽培的一种,将农业引进城市,让居民在阳台上就能享受收获的乐趣,这种想法很好;企业能够将发展城市农业作为使命,这种精神也很好。我们都希望普通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能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健康。
我一辈子都在和农民还有农作物打交道,我觉得还有些方面需要考虑妥当,比如,营养液的配置,针对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营养液,这个普通居民该怎么处理;比如种植的气味会不会给居室环境带来污染;比如一个放置在阳台上的水循环系统,有没有相应的管道,会不会造成水污染?
如果这些问题都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这个设备是造福全人类的创举。
找人,找钱,找项目
和五百万浙商交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