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部崛起中淘金
(2011-12-27 09:10:22)
标签:
杂谈 |
天下浙商网
《浙商》记者 丁璐燕
关键词 湖南浙商投资
制造业是湖南省的重点产业,也是浙商投资的重点,湖南浙商投资主要就分布在制造业、房地产、市场流通、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还有矿产、水电、金融等行业。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镌刻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门帘上的对联,诉说着湖南的历史,也昭示着湖南的未来。“中部崛起”、“长株潭一体化”、“两型社会”等耳熟能详的政策背后是湖南人奋起直追、“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随着武广高铁正式通车,湖南经济发展亦驶入快车道。
“之前一直认为湖南是个农业大省,经济发展远不如浙江,现在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湖南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季顶天感慨。
湖南省浙江商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有会员1200余家,为湖南引资600多亿元。如今,在湘浙商对湖南经济发展有何判断?新的投资目标又有哪些?在“浙商回乡投资”的号召下,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带着这些问题,《浙商》记者赴湖南专程拜访了湖南省浙江商会。
武广高铁带动商机
武广高铁的修建受益最大的是湖南。武广高铁途经的25个车站,其中14个位于湖南境内;沿途5大城市,3个就在湖南。有专家称,武广高铁将促长沙形成“2小时经济圈”,即北至武汉仅需1个小时,南至广州2个小时。
“要致富,先修路。”路还没修好,先知先觉的浙商就早早嗅到了湖南的商机。
湖南省浙江商会会长 徐文忠
武广高铁建成后,对长沙融入泛珠三角区帮助很大。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不少广东的企业开始逐渐向湖南迁移。前不久富士康迁到了衡阳,还有一些鞋厂迁到了郴州。而衡阳、郴州、永州三地的人均GDP还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武广高铁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契机。
即便如此,政府招商也不是“引资”,而是“选资”。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禁止引入,投资门槛也比较高。对浙商来说,可以借此机会,先在这些地价相对便宜的城市拿地,建一些工业园区,投资相关配套设施。
湖南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王炳银
年底本来是制造业旺季,现在旺季却不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老百姓手中钱不多;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前段时间在全国工商联会上,马云说制造业不一定硬要转型,升级也可以。围绕武广高铁建立起来的武广新城和地铁2号线,给制造业带来不少机会。升级做高铁或者地铁零配件,也是不错的出路,高标准配件制造可以提升整个产业链。
另外,地处湖南最南端的郴州刚刚得到批文建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吸引了不少像三一重工这样的大型制造业,浙商是不是也能从中分杯羹呢?
湖南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林志台
武广高铁通车后,广州很多贸易企业相继进入,会对湖南这块相对薄弱的市场起到一定带动作用,对我们浙商在当地的小商品市场也会有影响,但这将更好促进湖南贸易的发展以及产业提升。另外,武广高铁使外出打工者出现了回流,使湖南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更具优势。
旅游、节能环保成投资新动向
2011年,湖南一改农业大省形象,工业跃居主导地位,对经济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37.2%升至56.1%。过千亿的产业高达10个,分别是: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文化、旅游和工程机械电子产业。在此背景下,浙商投资又显现出哪些新动向?
徐文忠:首先,制造业是湖南省的重点产业,也是浙商投资的重点,湖南浙商投资主要就分布在制造业、房地产、市场流通、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还有矿产、水电、金融等行业。
现在这个时机,旅游产业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另外,长沙待开发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先天性条件比较优越。对标志地产而言,我们现在就主要转向开发旅游地产和酒店。那么,在拉动内需的时候,长沙的发展空间就很大了。
湖南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季顶天
房地产行业目前受政策调控比较多,恰好这时投资担保方面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规范了行业秩序,此时进入该行业是个不错的时机,我也希望有更多浙商能够加入这个行业队伍。而就浙商投资来说,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的热点,不过,“长株潭”地区已经完成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些相关配套设施存在投资机会。
王炳银:目前各方资本对光伏产业、LED等新兴产业投入比较多,相应也会产生一些过剩,因此不能跟风投资。但在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是大方向,商会里有些会员以前做汽车,后来也转来做环保了。我们也在朝这个方向迈进。比如豪意研发的宾馆客房电气智能管理系统、节能照明系统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湖南很适合旅游产业投资,酒店业也会随着发展起来,我们的智能电气、节能照明也主要面向酒店,因为能耗和人力是酒店的两大成本因素,所以这块市场也比较大。
盼望更多回乡投资支持政策
不久前召开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在外投资的浙商发出邀请,号召浙商回乡投资,一时间引起强烈反响。对此,远在湖南的浙商又是怎么看的呢?
徐文忠:听到这个消息,浙商都是打心眼里高兴。但现在浙商的投资方式与多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浙商是哪有机会就去哪,随意性、不确定性的投资比较多,有点吉普赛人的感觉。现在很多转来投资酒店等固定资产,更注重品牌建设,在当地做扎根投资。而且经济发展也促使浙商不能再小打小闹,要实行专业化、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这样一来,根基在外的浙商面对选择,就有更多考虑。
季顶天:公司的总部设在丽水,而我本身也是丽水人,以后肯定要回到家乡去。不过,湖南各级政府提供了不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回到浙江发展不仅面临更高的土地、人力成本,优惠政策也相对少很多,这让我有所顾虑。
王炳银:我觉得湖南整体产业在战略部署规划上做的比较好,而且政策的持续性比较强,我们不用担心政策频繁变动带来的损失。同时,当地政府有计划地完成战略部署,也使湖南经济稳步前进。而且,湖南省领导都亲自招商,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央企落户,也给很多中小企业带来机会。我们公司今年刚刚在温州拿到地,我也打算叶落归根,但同时也希望家乡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具体的优惠政策,使我们这些浙商安心回乡。
林志台:虽然集团总部在湖南,但目前也在洽谈浙江地区的业务,先从杭州入手,以点带面,逐渐开拓市场。政策方面,我得到消息是,对浙商回乡的具体优惠政策正在商讨中,可能很快就会出台。我们就等着家乡的好消息!
找人,找钱,找项目
和五百万浙商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