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下浙商网
《浙商》记者 熊海鸥
关键词 浙商 企业
“简而言之,企业大学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它是连接公司与客户的桥梁、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平台、培养适用人才的摇篮、创建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极佳平台。”
经过几十年的原始积累,第一代浙商羽翼渐丰。而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壮大起来的浙江民营企业能否走得更远,能否在新一轮市场浪潮中转型成功,能否顺利把企业传承给下一代,是每个浙商面临的新命题。
难关如何突破,建立企业系统是关键;系统如何搭建,成立企业大学(商学院)是出路。5月20日,由《浙商》杂志社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中交物产联合主办、浙商商学院特别承办的2011浙商企业人才风暴论坛暨浙商企业商学院项目启动仪式,在杭举行,这标志着筹划已久的浙商企业商学院正式启航。
企业长青“不二”法则
细细的高铁钢轨向前蔓延,中交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物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声测管等基建产品也被一车车地发往大江南北的各大高铁工地。从2008年底开始的这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大高潮,直接带动了中交物产的发展速度每年以10倍级蹿升。但董事长陈合富显然明白只停留在卖产品上,企业是无法持续发展的。中交物产把注意力集中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球阳光物资集成商上。目标高了,对员工的要求也就高了。此时,陈合富想到了要建一所企业大学——中交商学院,待到这所“黄埔军校”建成之日,即便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环境有变,他们也能从容应对,因为届时企业已经能够将自身的境界提升到“智造”的高度。
“很多企业上到高管下到员工都有不同层次的培训,也有企业跟高校一并建立基地定期培养,或者是在本企业建立函授站,或者是送到大学里去定期培养。通过这些培养方式,企业解决了一部分人才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如不同的培训咨询机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存在差异,对企业管理认识不一。而一系列的实践表明,建立企业大学是管理培训的最佳模式。”《浙商》杂志出版人朱仁华阐述了构建企业大学的必要性,从长远来看,企业大学和企业商学院成为企业整合资源、文化、品牌、公关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
事实上,企业商学院并非新生事物,它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世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商学院,如西门子商学院和惠普商学院,国内也有联想学院、海尔大学等,浙江也有西子联合大学、吉利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等等。
不过,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的尚国芬指出,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成规模、成系统化的并不多。
“很多企业走100步没问题,走200步就趴下了,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大学就是企业的党校,”中交物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合富对此颇有感触,“中交虽然已经拥有了众多的教授级高工、高学历人才,以及一大批行业精英顾问团队,但在发展中还是明晰感觉到各个环节出现的人才缺乏问题,成立中交商学院势在必行。”
企业大学就是“商学院”
什么是企业大学?企业大学与一般的培训机构不同,企业大学的导师必须由最好大学里的一流实战派教师、适合做讲师的行业专家、企业中高层干部这三部分组成。企业大学开设的课程必须建立在对这个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是既有培、又有训。
拥有美国摩托罗拉企业大学8年培训经历、15年企业实战经历的心理学博士张斌认为,企业大学就是商学院,是讲商业、育商人的场所,就是教老板如何持续赚钱。真正的企业大学是注重系统培训的。“即使摩托罗拉CEO离职了,摩托罗拉照样正常运转,靠的是什么,是系统。”张斌比喻。
企业大学可以帮助理清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科学了,执行力就自然而然增强了。“世界上执行力最强的组织是什么组织?是军队。中国过去是12个人一个班,两个班长,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每个人管6个人。企业组织也应如此。”张斌对现场老总们说,“你的手下超过6个人被你领导,就是放羊了。你照顾好高层,高层照顾好中层,中层照顾好你的基层,基层一高兴就照顾好了顾客,顾客一高兴你的钱包就鼓了。你一对你的高层出气,最后你的顾客就变成了对你的钱包出气了。”
企业大学也是搭建企业与客户渠道的桥梁。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曾说,“我要想活100年,我的客户就必须先活100年。”因此马云不惜出钱,让阿里巴巴的大客户到其商学院培训,如今,很多客户已拥有上亿资产。
“简而言之,企业大学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它是连接公司与客户的桥梁、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平台、培养适用人才的摇篮、创建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极佳平台。” 对于企业大学的作用,张斌这样总结。
打造企业文化王国
不少企业家抱怨,现在原材料涨了、物价涨了,又招不到工人,员工流失率高。九好集团董事长郭丛军坦言,员工中80后最多,他们中很多都是“月光族”,如何管理好他们,是管理层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说,员工凭什么忠诚于你?
企业商学院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企业大学来导入,把企业家的思想、公司的文化、企业的战略通过企业大学,传递给员工,形成统一目标、统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员工,形成企业的软实力,这也是每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对此,西子联合下属的西子研究院院长樊小刚信心满满。西子联合大学、西子研究院是西子联合人才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由董事长直接管理。虽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他们今后将成为一个思想和文化的聚集地,甚至是创新的源头。
“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等你。” 朱仁华说,“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实体企业商学院的建设,让这些企业的商学院成为我们浙商商学院的分院,在不久的将来,在浙商商学院的大家庭中,各企业商学院间博采众长,除了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员工,还能充分体现各自在研发、营销、管理等领域的优势教育及实践指导力量,资源共享,发挥起浙商企业之间相互培训学习的功能。”
找人,找钱,找项目
和五百万浙商交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