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止民间金融的代价

(2011-07-07 09:04:52)
标签:

杂谈

天下浙商网  http://www.zjsr.com/news/52875.htm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陈志武

著名经济学家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禁止民间金融带来了“安全”和“稳定”,却忽视了带给社会的代价,也忽视了几乎所有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都以民营金融为主的事实。

这些年,民间金融迟迟不放开,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说民营金融机构出于逐利会发放高利贷,剥削借款人。这些理由只看到了禁止民间金融带来的“安全”和“稳定”,却忽视了带给社会的代价,也忽视了几乎所有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都以民营金融为主的事实。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王垸村,家家户户都养殖水产,但像多数村庄一样,这里有机会创业致富、增加就业,可是没资金,每年资金缺口约500万元。而另一方面,虽然本地人钱不多,但很多有投资需要,对他们来说,互助性金融机构最合适,也最需要。

2006年3月,王垸村老年人协会也就是后来的养老基金会成立。当年,86人入股,股金总额27.2万元。至2010年底,协会股金总额103.8万元。养老基金会吸纳同村老人股金,向村民发放贷款,利息用于分红。2009年和2010年,每位入股老人分别得到分红650元和500元。

养老基金会的好处很明显:一是资金投放本地,增加年轻农民就业;二是有利于社会和谐,让年轻农民不必外出打工;三是缓和养老问题;四是减轻政府的养老负担,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政府给农民补贴,是不错,但更重要的是还给农民金融自由权。

可是,像这样对个人、社会和政府多赢的养老基金会,在2007年和2011年两次被勒令取缔,理由是该基金会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具体依据是2007年1月22日开始施行的银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以及2008年6月27日施行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到2010年末,全国数万个乡镇中,已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才395家,其中村镇银行349家,贷款公司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只好通过工商渠道注册,获得“准身份”,打“擦边球”,这些自发金融机构随时可被定性为“非法集资”。

今年初湖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和银监局发出通告,取缔基金会,勒令清除养老基金会。

67岁的王垸村养老基金会理事长李功彬先生说,“一不犯法,二不贪污,村民也满意,为什么就不能办了呢?”王垸村养老基金会不久前召开会员大会讨论基金会的存亡,结果是90%的老人支持“继续办”!

但是,银监会等行政部门选择了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由禁止、取缔农民自发金融机构。禁止民间金融、取缔农民自发金融,虽然方便了监管机构,减少了麻烦,但受害的是社会,具体表现在农民很难在家乡就业、创业,往往只能背井离乡做农民工,让农村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变得更严重,既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又威胁农村社会的长久稳定。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说,我国有近3000个“零金融机构乡镇”,只有1家金融机构的县(市)2个、乡镇有8901个,其中,西部地区情况最严重,共有2645个“零金融机构乡镇”,占全国“零金融机构乡镇”数的80%。相比之下,人均GDP是中国八分之一的孟加拉,人均GDP是中国四分之一的印度,农村金融却远比中国发达。

找人,找钱,找项目  , 上天下浙商网

和五百万浙商交朋友  http://boss.zjsr.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