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明星”入榜
62家欠税企业中,不乏当年的明星企业。
1993年成立的浙江省第一家私营集团公司——浙江省金义集团,这次依然在榜,该集团旗下桐庐金义股份有限公司以800万元的欠税额位列第34位。
同样曾在业界闻名的是金松空调有限公司,1997年8月由杭州本地4家家电企业联合组成,被视为华东地区家电行业迄今最大的一次企业联合,其重组后资产规模达28亿元,销售额一度列全国家电六强行列。
另外,近四分之一的酒类企业入榜也成为欠税榜单上的一道“风景”,62家企业中,16家酒类企业让人不免惊讶。
杭州富春江乘风酒业有限公司以1839万元跻身欠税大榜“10强”,这家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以电风扇知名国内的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涉足啤酒制造,然而自2004年起,该企业就未曾离开过税务部门的欠税公告榜。
“我们富阳有两大啤酒品牌,乘风啤酒和富春江啤酒。不过似乎已经有N年没见到过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了,更别说喝过。”国税局在报纸上公布欠税名单之后,在富阳的一个论坛上,一位网友对欠税榜单上的杭州富春江乘风酒业有限公司倍加追忆,并大叹“风光不再”。
这位富阳人的感慨并非唯一,同样“风光不再”的还有浙江国光集团和浙江艇湖啤酒厂。在2000年有关部门“行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的统计中,前者居于第32位,而后者也进入该荣誉榜,位列第49位。
从光荣榜到如今的欠税榜,这些啤酒企业经历了太多的起落与浮沉。
“从1998年开始,浙江啤酒业经历着洗牌,大批工艺落后的企业纷纷倒闭。”浙江省啤酒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残酷的市场竞争是造成众多啤酒企业倒闭的重要原因。他认为,16家酒类企业在榜单上的出现并不是巧合。
“就像榜单中也会出现很多纺织类企业一样,”这位工作人员认为,行业企业的实力参差不一,造成了经济转型过程中众多企业倒闭。
公告威力显现
公告刊发之后,就有大批欠税企业对此给予关注,欠税公告威力初显。
“国税局将我们企业的欠税情况频频公告,几笔到手的生意泡了汤。”杭州一家服饰企业的王姓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欠税榜对企业的诚信度和声誉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据王先生介绍,自2006年起,税务部门的欠税榜单上就没了他们企业。“以前欠税、罚款、滞纳金等要4000多万元,已经还了一半以上了,”王先生表示,企业一直在维持经营并断断续续地缴纳欠税。
“再说,我们欠税也确实是因为资金困难,并不是故意拖欠。”王先生的语气有些生硬。他认为,影响越来越大的欠税公告,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对我们这些有缴纳意识的应该另行对待。”
王先生的不满或许只是个例。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入榜企业对当初违规经营被处罚而深感后悔。
绍兴某企业在2000年时曾有被处罚的记录。其实偷税数额也才200多万元,如今却上了欠税500万的榜单。“当初把赢利空间盯在偷税漏税这一块了,现在是两难啊。”该企业负责人在电话里向记者表示。
抱怨并不是独家,温州一家老国有企业因种种原因经营陷入困境,濒临倒闭,欠下的1000多万元税款也像其他老国企一样挂着,后被一家公司重组。新公司的企业法人倾向性地认为,老国企犯下的错误,现在要由他们来承担后果,有失公平。
事实上,税务部门的欠税公告已经引起各方面强烈反响,特别是一些关联企业,纷纷清缴欠税。
2007年4月欠税公告上,有两家企业欠税千万元以上,但10月31日的公告中,这两家企业已经成功“下榜”;另有3家企业第一次出现在500万元欠税榜单中,包括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集团公司和一家贸易公司;据悉,其中这家房地产公司已提交了清缴欠税的计划。
最新的消息是,2007年11月2日,也就是欠税500万元企业名单公告三天后,杭州富春江乘风酒业有限公司被成功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清偿债务和补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