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界的“原始股”

(2007-12-14 09:28:22)
标签:

其他频道

分类: 专栏

近几年来,收藏界开始把对瓷器的搜寻目标,从明清官窑转向民国精品瓷板画。而在民国时期较为盛行的“珠山八友”作品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收藏家竞相收藏的一个热门。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界的“原始股”

 

本刊记者 潘敏敏

“再过十几年,要寻找珠山八友真迹,恐怕就像现在追寻明清官窑一样困难了。”丹桂飘香的季节,在杭州西湖边某幢大楼里的“望湖斋”,瓷板画藏家叶建明颇为遗憾地对记者说。

除了是“望湖斋”的主人外,叶建明的另一个身份是杭州可耐佑妮柯时装有限公司的老板,从事着多年的外贸服装生意。

 

 “珠山八友” 物散人非

 

有关“珠山八友”,《中国收藏家》有过这样的文字描述:珠山八友并非只指8人,实际上是民国初年一个志同道合的瓷艺画派,一个以适应市场所需、以配画瓷板谋生的文人瓷画名家群体。他们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徐仲南、何许人、田鹤仙、毕伯涛、刘雨岑。这十位绘瓷名家喜欢在平面上,或接近平面的器皿上尽情、尽兴、尽意地进行粉色瓷创作。因此“珠山八友”的作品以瓷板画居多,而其粉彩艺术促进了近代粉彩瓷画艺术的发展,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珠山八友”的作品,在清末已崭露头角,民国中期其作品可谓闻名遐迩,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主要摆放在达官贵人、中产阶级以上的家里,是身份的象征。”叶建明介绍。然而,随着战乱和社会的动荡,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一直处在口传的史实中,几近物散人非的境地。

多年前的一天,经营着外贸企业的叶建明在逛杭城某个古玩市场时偶然接触到“珠山八友”的瓷板画。“画面漂亮,题材丰富,每个画家每幅画都有不同的故事,文化、艺术、历史、工艺都蕴涵在里面了。”这让一向喜欢把玩古玩器物的叶建明产生了极大兴趣。“在瓷器上画画的人并不多,而画得如此精细更是罕见。”叶建明说,瓷板画工艺相当复杂,难度要要远远高于在宣纸上画画。从艺术角度讲,与当时当代的著名画家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而从工艺角度来讲,则更难,成就更高,两次如火,瓷板容易发生变形、窑裂,色彩不好掌握,不好直观,因经火后,方能定形。而作品的书画俱佳,独特风格更是现代画家根本就无法企及,也是无法效仿的。

“在中国历史上瓷板画就像是孤品一样,远没有引起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在搜索了有关“珠山八友”的大量资料后,叶建明开始了他的收藏之旅,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个领域越沉越深……

 

不可再生的宝物

 

叶建明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瓷板画作品,有插屏的,也有屏风的。当叶建明用钥匙打开他的“私人收藏天地”时,一层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

形象逼真、神态各异的动物,秀逸的山水,传神的人物,富有生气的花鸟……在这近500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幅幅鲜为世人所知的瓷板画展示在记者的面前。其规模之大,面目之齐整,造型之功力,构图之完整,画面之生动,笔法之景致,令人惊叹不已。

这些都是叶建明利用业余时间不远千里从安徽、江西、福建等地的乡野、里弄中寻觅来的宝贝。“那些偏僻的乡村连民国推独轮的印子还在。”叶建明专门雇佣当地的“线人”搜集,甚至于自己爬上村民家的阁楼,从灰里扒出这些东西,因此很多作品至今都还保留着灰尘。

叶建明介绍,珠山八友绘画内容丰富,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以山水、人物、动物、花鸟、雪景、佛教等题材为主。这些始于清末民初的瓷板古画,色彩鲜艳。时过百年,岁月仿佛一阵细风吹过它们的表面,但什么也没有带走,它仍保持着原来的色彩,原汁原味,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真。“那些都是由官窑倒闭后,剩余下的进口颜料制作成的,而今颜料也随风去了,工艺早已失去传人。”

而随着1969年珠山八友中最后一位大师刘雨岑去世,流传在世的“珠山八友”的遗作就成为不可再生的宝物。从20世纪30年代起,“珠山八友”就为收藏家们所追慕。“近五年来,收藏界开始把对瓷器的搜寻目标,从明清官窑转向民国精品,‘珠山八友’就更为人们所瞩目。”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建业说。

目前全国专门大规模收藏“珠山八友”仅为五六人,民间瓷板画数量已不到1万块,而叶建明就占了三分之一。因此叶建明也可以算得上是收藏瓷板画数量规模最多的一人。

 

还历史以真面目

 

至今还开着8年前买的车的叶建明,多年来一直把经营外贸企业的资金和所有的积蓄陆续投入到收藏瓷板画中,不随波逐流,甘于寂寞地精心收藏着瓷板画,认真专注地把把它当成一份事业来做。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特色,‘珠山八友’不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而从另一角度来说,‘珠山八友’始终没有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获得应有的定位,也是美术史研究领域的一个不小的缺失。”令叶建明欣慰的是,近些年来,“珠山八友”的作品得到了首都博物馆、中国鉴定委员会等专家的鉴定认可。叶建明向记者透露,年底将和中国收藏家协会成立“珠山八友·瓷艺研究会”,希望能引起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并发扬下去。他表示下一步会将瓷板画逐步向社会开放。

由于珠山八友作品中蕴含着雄厚投资潜力,一些专门窥机制作赝品以谋巨利的人开始进行仿制。然而对于屈指可数的珠山八友真品来说,它就如“原始股中的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从市场价位来讲,目前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因此可以断言,珠山八友的瓷板画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叶建明向记者透露,去年他已拍卖过几件物品,插屏最高价格已达到20万元,四屏条66万元,有的作品拍卖价格高达上百万元。

如此看来,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珠山八友的作品在未来10年内,肯定会成为收藏竞收收藏的一个热门。”刘建业表示。

(编辑:王任华  邮箱:wrh76_3@hot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