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 |
新商道:一头做研发,一头做品牌的“哑铃式”发展
人物:浙江国奥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借用阿迪达斯、耐克的发展模式,吴姚定要把国奥打造成中国的运动服饰第一品牌。
吴姚定:做中国的“阿迪达斯”
本刊记者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浙江国奥在福建开出了七家运动服饰专卖店。这则消息让当地几个知名运动休闲类品牌颇有点不自在。
能在运动休闲服装生产的大本营开出多家专卖店,国奥有着怎样的底气?
据了解,成立于1995年的国奥公司,是浙江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专业与休闲运动服饰的企业。
国奥公司就在义乌的代表性企业新光饰品的隔壁,从媒体曝光率来看,这家浙江省内最大的运动服饰生产企业浙江国奥针织有限公司的老板吴姚定显得低调得多,在互联网上搜索不到太多吴姚定的信息,仅能找到国奥如何打造品牌的几则新闻。
跟记者见面时,吴姚定刚刚从广州飞回来。他告诉记者,由于国奥曾经是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国内代工厂,所以他深知做品牌的意义深远。阿迪达斯和耐克公司的模式,就是以授权和贴牌的方式寻求厂家生产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国内几个知名的运动类品牌,靠的也是这个发展模式。
“像安踏,它的鞋只有50%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服装类全部都是外贴牌。‘国奥’也要像大品牌学习,实行‘哑铃式’管理:一头抓产品研发,一头抓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则采用外包形式。”国奥现在的生产部门只有5、6个人,主要是负责QC(品质控制),其它都是委托OEM工厂来做。
“以前流行这样一个经营理念:做企业的不做品牌,做品牌的不做企业。而现在国奥是要做有品牌的企业。”一年里,吴姚定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广州,忙着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研发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和美誉度,连同渠道建设一起恰恰都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每个看到国奥专卖店的人,都对“国奥”这两字记忆深刻。对此,吴姚定告诉记者,就在他刚刚注册下“国奥”商标的当天,就有个温州企业出价10万向他收购商标所有权;去年,更有个国内知名品牌要以5000万的资金来收购。“我喝到了品牌的头口水,要知道,仅2008年体育用品领域就有四五千亿的市场份额,所以,成功在于坚持,我还要下大功夫运作好这个品牌!”
现在的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都是“国奥”的产品代言人。也许是和这些冠军级人物接触多了,吴姚定身上也散发着很强的自信气息,“现在的国奥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号召力,所以我才敢把生产和销售都拓展到竞争对手的家门口。”此时,吴姚定散发出的自信和他运作企业一贯的低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最后截稿时,吴姚定打电话过来,问能否把自己的人物照片换成国奥品牌或者专卖店的照片,又一次为其低调务实的作风作了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