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转型特色小镇开发应该做足哪些功课?——陈仁科先生为绿地控股集团山东房地产事业部“特色小镇专

标签:
房产房地产 |
分类: 授课实录 |
前言
受绿地控股集团特邀,2018年9月5日,陈仁科先生为该集团山东房地产事业部“特色小镇专项培训班”80余名学员进行了主题为《地产商如何平稳向特色小镇转型》的课程培训。
授课开始,陈仁科先生指出,目前,小镇开发的主体绝大部分都是房地产开发商转型而来。特色小镇确实为房地产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是大小房企转型的一次良机。地产商在进入特色小镇开发之前,应该首先明白房地产开发特色小镇开发的区别,应该规避哪些误区?应该弄清楚小镇的定位、文化、品牌、功能等内容。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样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那么,小镇哪些内容是我们必须要去了解和学习的呢?
陈仁科老师强调,特色小镇区别一般的城镇,重在一个“特”字。“特”是指文化或资源的特别之处,具有排他性。同时,特色小镇又要满足交通便利和离人气源近两个重要条件,交通的便利性和可达性是保障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和市场进入的基础条件;人气是决定小镇是生是死的最关键问题,没有人气就没有一切。特色小镇不能离中心城镇太远,它要依托城镇进行发展,所以,特色小镇的选址十分关键,选好了,小镇就是“天生丽质”,选不好,后天再努力,也可能会徒劳无功。
陈老师特别指出:对资源价值的判断决定小镇市场的大小,他用小资源撬不动大市场、不要用青蛙的眼睛看资源、画虎不成反类犬等形象的语言,分别列举了广东从化某地块、广西中渡古镇、四川龙潭水乡等实战与诊断案例,来深入浅出地剖析资源与市场的关系。学员们这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很感兴趣,陈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风格产生了强烈吸引力。
其后,陈老师分析了传统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娱购”向新旅游六要素“商养学休情奇”转变的必然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人们由满足于物质层面的单一需求,向精神、文化、养生、休闲、情趣、猎奇、体验等多方面的需求延伸,因此,文旅小镇所要涵盖的人文理念一定是大于纯粹的观光旅游区的。这个观点立刻得到学员们的认同,大家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马上将这一新的六要素记在笔记本上。
对“小镇的灵魂是定位”这一课题陈仁科老师做了重点讲解。他说,定位就是纲,纲举目张,它指导小镇开发所有环节和细节。对这一论述,陈老师依然辅以详实的案例来配合讲解,以让学员心中对这一重要理念有一个强烈而清晰的认识。但凡成功运作的小镇,定位一定是清晰准确的。如:乌镇就是一个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安静小镇;丽江是一个激情浪漫的小镇;东部华侨城就是一个以观光游乐为主的活力小镇。定位的不准确,必然走向失败,比如都江堰青城山某项目。
当天,陈仁科老师按照课程安排,以自己的特有的夹叙夹议的演讲方式,每一个论点,必以一个翔实的案例为支撑,课时虽长,但丝毫不觉得枯燥单调。生动而富有激情的授课赢得了学员们热情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