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旅游地产必不可少的十大关键要素

(2016-09-01 10:17:28)
标签:

房产

分类: 【无时无刻不仁科】

当前,旅游地产已成为房企大佬逐鹿的战场。不管国企、私企,不论大企、小企,都一窝蜂地冲进旅游地产。旅游地产俨然成为他们转型升级的“垫脚石”。

但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做旅游地产,你有那个智商吗?》所说,旅游地产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没有一点智慧、一点高度,没有专业知识,盲目涉足这一行业,只有死路一条。

一是旅游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旅游资源是做好旅游地产项目的核心因素。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但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做旅游地产。

离开了旅游资源谈旅游地产,那就是一句空话、一座没有基础的大厦。

我认为,有些旅游资源适合观光,比如西安的兵马俑;有些地方则适合度假,如三亚,丽江、北海、阳朔等。后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环境底蕴深厚,具备做旅游地产的基础。一旦“资本”的东风吹来,成功便是水到渠成。

阳朔是既卖“观光”又卖“度假”的典型案例。以风景秀丽著称的桂林市阳朔县,有传说的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还有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其旅游业的开发大多建立在这些旅游资源上,每年吸引了上千万人前来观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便是大家对它最好的褒奖。但很多地方并没有阳朔这么好的环境,东施效颦并不可取,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地产才是正道。

二是交通

无论多么好的旅游资源,如果交通通达率不高,那么这个地区旅游地产的度假功能就很难实现。

我们相信,中国还有很多风景独秀但未必被发现的旅游资源,它们要么在封闭的原始森林,要么在偏僻的大山区,它们可以是背包客和探险者的“乐园”,但不能成为度假的胜地。

交通包括空中交通、水上交通、陆地交通,飞机、高铁能否直接到达旅游目的地,这是旅行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对比广西北海市与海南三亚市两个城市,尽管两者的旅游资源不相上下,但为什么它们的发展却有“天壤之别”?最大的因素就是交通。

旅游者可以从省会城市、甚至地级市“直飞”到三亚,但是通往北海的航班却少之又少。交通环境,制约了北海市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三是定位

定位不仅是住宅、商业地产成败与否关键的因素,当然更是旅游地产的关键。

旅游跟文化结合起来就是文旅地产,旅游跟养老结合起来,就叫做旅游养老地产,有些则纯粹是旅游度假地产。

但不管是哪一种产品,肯定是因为支撑的内容不一样,所以定位不一样。

尽管定位明确,但在执行中出现偏差的开发商并不少见。比如,做度假项目,最重要的不是地产而是度假,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失败不可避免。我们在都江堰做的“青云阶”项目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

都江堰青城山是举世闻名的道教发源地,高端别墅、类别墅等产品层出不穷,但无论开发商如何绞尽脑汁,2012年青城山16家大型房企全年的销售总额只有5.1亿元,远不如其他城市一个项目的销售额。

原因在于开发商定位混乱。政府对青城山的规划是度假旅游,市场对青城山的认识也是避暑度假,各个开发商的开发思路却不约而同地指向居住产品,结果只能“惨不忍睹”。

我们仔细诊断后,将青云阶定位为:别墅只是配套,度假才是主题!遵循这一明确定位,我们把重点放在度假功能和形态的开发上,至此打破了“销售”魔咒——首期开盘76套别墅1个月全部售罄,现在青城山成为游客必到之地。

以此类推,如果开发商把项目定位为养老度假,一方面要考虑老人的度假需求,同时也要兼顾老人的养老需求,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获得成功。

另外,文旅地产的核心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文资源,比如乌镇。这些关系必须梳理清楚。

四是组合

现在做旅游地产,拿地规模都非常大,有的达到上千亩甚至上万亩。那么大的一个项目,靠单一的主题肯定支撑不了,那么组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项目是旅游地产,那么它包括养老、文化、商业、休闲农业地产的开发,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又有不同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

但这个项目定位太多、模式太多,极容易形成混乱,这是旅游地产最大的陷阱——乱、很乱。

很多开发商把什么业态都往篮子里面装,到最后到底是什么东西,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在上次发的旅游地产一文,我们已经谈过这个问题。

五是产业

没有产业,旅游地产项目就缺乏“造血”功能。一个大项目,既可以通过观光旅游收门票,也能售卖地产盈利,有的还可以对旅游产品深加工获得回报,由此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激发项目的生命力。

今年年初,我在成都考察了一个以牡丹花为主题的项目。牡丹既能设计成花海供人观赏,又能提取精油出售,其食用油价值也非常高。从单纯的观光到提取精油、食用油,这已形成一个产业。

但这个产业只是旅游区的一部分,立足这个产业,我们还可以拓展其他产业,形成一条系统完备的产业链。比如,牡丹除了设计花海观赏、提炼精油、食用油外,还可以发展休闲农业产业。

很多人不明白,旅游地产并非是单一的观光项目,同时也不是单一的地产开发。如何将旅游与地产进行对接,当然比单一的地产形态开发,更耗费心血。

六是长短结合

目前的旅游地产项目都很大,规模一般都在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在投资金额大、开发时间长的情况下,如何实行快速盈利、滚动开发,发挥最大的杠杆作用,考验着每个开发商的智慧,“长短结合”的作用性也由此凸显。

我们必须明白,在这些项目中,哪些是可以短期盈利的,哪些是长期见效的部分?

在梳理清楚上述问题后,开发商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安排好开发顺序。但目前很多开发商都不清楚“长短结合”这个原则。

以“旅游+地产”为定位的华侨城可以为开发商提供经验。华侨城是通过欢乐谷、民俗村、世界之窗等真正的旅游景点来带动地产项目,是先把景点做好做旺,然后在旁边做住宅,从而将两部分合二为一。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华侨城在开发初期就把住宅卖出去,肯定很难卖个好价钱,而通过景点开发正好可以全面提高住宅的市场价值,盈利便水到渠成。

但华侨城不是每个开发商都可以做,我们也不必仅限于华侨城这种开发模式。

七是资本运作

做房地产,本身就是在做资本。做旅游地产,更是在做资本,因为它投入大、投期长、回报慢。如何用最少的钱,做最大的项目,这是开发商需要加以研究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做好设计,不能说有多少钱就开发多少,这样很容易造成后期项目资金无法到位、项目停工。但一个大项目,没有开发到一定规模,又很难产生集聚效益和虹吸效益,所以资本的运作尤为重要。

目前,“金融+地产”的新型模式层出不穷,开发商也眼花缭乱、难以抉择。我认为,任何东西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开发企业对资本的运作模式也不尽相同。

八是盈利渠道

曾经屡试不爽的“旅游搭台,地产唱戏”模式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主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旅游经营和资本运作,扎扎实实“筑巢”,以市场效益“引凤”,谋求长远发展。

我认为,旅游地产的盈利点无非集中于五大板块,旅游经营、地产销售、品牌树立、资本运作、土地升值,其中旅游经营与地产销售是基础的核心盈利环节。

具体而言,旅游地产项目观光有门票收入,住宿有房费收入,商铺有物业收入,度假房产有销售收入,产业深加工也是一个渠道,这些盈利模式都需要了解并设计清楚。

乌镇走的是“旅游运营+资本运作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特征是,旅游和休闲商业等经营性物业是核心盈利渠道,地产销售类物业为辅。

仔细研究整个乌镇的收入不难发现,乌镇整体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收入,占比达到46%,而西栅的酒店和餐饮类商业地产运营收入则占到景区总收入的61%

另外,丰富时尚的驻场活动使乌镇不仅成为大众游客的聚集地,更赢得了专业客群的青睐,强势带动了乌镇周边土地的价值。

绿城与雅达国际合作的乌镇雅园(养老地产),前年一期开盘的500套产品全部售罄,很大程度在于乌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九是平台

不可否认,旅游地产项目规模都很大,依靠项目可以做成资金平台、文化平台、生活平台。

如果每个平台都运用得好,资金、人才等要素自然在这里高速集聚,并“滚雪球”式地形成一个更大的开发平台。等到平台做好了,整个项目的价值也会随之提升。

比如,云南城投就通过其旗下拥有的12个旅游地产项目,并借助控股股东旗下的酒店、景区、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资源,打造公司旅游地产的连锁运营“分时度假”平台,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十是专业

强者恒强,谁能走得更远,除了情怀,更需要专业主义和职业精神。

旅游地产并非你想做或者有钱就可以做。

旅游和地产相关联,但它们又不一样。旅游地产项目规模较大,业态较多,对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的要求很高,专业性更强。所以,做旅游地产,要靠最专业的人士来做。

上次我发了一篇《做旅游地产,你有那个智商吗?》的文章,建议大家也看看。

 

相关链接:

·                     玩旅游地产,你有那个智商吗?

·                     董明珠骂企业家要道歉 开发商为什么不慌?

https://mmbiz.qlogo.cn/mmbiz/hvxgfVjP91LJiaUCUXiaYomDfG1nRbgMflNGtfwiaH1kSbhY8bK6MpkgCqRQfbmOyaeZTicYottQj4Ecj2AS50kVRQ/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