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章  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地块价值

(2011-08-29 12:14:59)
标签:

规划设计

地块最大价值

规划思路

分类: 规划设计
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地块价值  

 最大化的实现地块开发价值是开发的最终目标、也是一切开发行为的指向。那么,作为开发流程之一的规划设计同样要以此为最核心的原则。要站在城市发展的高度,用前瞻性的眼光来审视本地块。只有如此才能使本地块价值最大化。

 

现在的开发用地一般政府都规定了明确的用地性质,且该地块的技术参数也是明确的,但是,这是不是说我们就清楚了这块地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该地块是商住用地,那么商业到底做多少?住宅到底该做多少?

住宅的建筑形态有多层(多层有一般洋房、有电梯高端洋房)、小高层、高层、超高层,那么,到底做哪种形态?

虽然容积率有所规定,是不是一定要按容积率进行设计才能使价值最大化?

设计师在最初规划该地块时,有哪家公司真正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听开发商的意见,可是开发商并不专业,开发商追求容积率、追求建筑面积没有错,但不是容积率越高越好、越高就越能挖掘地块的最大价值的。

比如说,有一块坡地,容积率2.2,显然这是高层建筑的容积率,但是坡地的建筑形态最适合的是别墅,包括独立别墅、叠拼、联排和电梯高端多层洋房。假如高层市场均价4000元/㎡,而低密度洋房、叠拼可以卖到12000元/㎡,那么哪种形态更能实现地块价值呢?2009年我在重庆做的“雨山前”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开发商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选择了做高端低密度产品,所获收益远远超出当初拿地时的预期。

所以,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地块价值的最大化,而要实现最大化,在规划之前却并不是构思如何布局、排列,而是要研究地块。研究地块并不是仅仅研究地块的地貌地差、地下特征、技术指标,而是要研究地块的地段、周边的自然资源、交通环境、城市配套等组合后的价值,我这里强调的是“组合后的价值”,这个概念很重要,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公司经常强调的是某一价值点,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审视的是“组合后的价值”,之所以说是“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有些特殊项目在没有更多“组合后的价值”时,某一独特的价值点,也是能够作为项目开发的基础的。“组合后的价值”不是将单一的各个价值点相加,而是组合后形成的项目排他价值。(有关地块研究我已在第一章节做了详细的讲解)

2009年,我们在辽宁营口鲅鱼圈开发区接了一个项目。该项目地处城市北部,背靠当地海拔最高的老虎山,西北面为墩台山公园,项目总占地在600亩左右,第一期开发260亩,容积率在1.8—2.3之间。


所处片区布局为工业区,现有营口港、鞍钢、华电等大型央企;
地块周边无任何生活配套、市政配套,无公交到达;
区域内无任何地产项目开发;
南临一条交通主干道,车流大,噪音大、灰尘大,人流少;

政府的发展思路为城市整体重心由中部向南部移动,大盘、高素质盘都在城市南部,中、南部共有50多个项目且基本临海,地理资源优势无与伦比;

广大居民对南部认可度较高,对北部持否定态度(即项目所处片区);

显而易见,项目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区位环境恶劣,居住氛围无从谈起;

 

最初的设计方案是用足了2.3的容积率,并且准备将山体挖平。见下图

 

   http://img1n.soufun.com/blog/2011_08/29/11/article/1314588610338_000.png 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地块价值" />

 本设计方案以高层为主,忽视了坡地山体的价值。如果按照该方案建设,也应该是个不错的项目,但是,如果把这个项目置于整个鲅鱼圈市场,与那些靠海、在城市发展重心的南部、中部的大项目相比,其“组合后价值”却无任何优势和特点,加之地段价值为负值,该项目要想加入市场竞争,最终只能是惨不忍睹。那么这样一个被视为“死地”的项目是否就真的毫无生路呢?

 当然不是。但出路在哪里?

 这首先就要从地块研究开始,找到这个地块的最大价值点,并分析“组合后价值”的值率的大小。无疑,本地块的最大价值点就是——山!然而,组合后价值为零!这样的项目就只能依靠单一的排他性价值点来作为项目开发的基础。

 目前鲅鱼圈项目大部分都是以海景为主要卖点,以山景资源为主的只有一个盘,因此本项目的山景资源不仅具有稀缺的特性,还具有排他性,这是本项目傲视其它所有项目的优势所在。在一个海滨城市,海天天可见、伸手可及,但山不一样,鲅鱼圈只有两座山,虽然也天天可见,但因没有开发却不能伸手可及,山的神秘、山的大气、山的浓郁植被、无与伦比的高度都有着与海绝不一样的感受。

 因此我们认为,项目的定位和一切规划设计必须围绕山——这个最大价值点做文章,过去把山体挖掉的想法必须立即停止。只有这样,充分体现山的价值该项目才能突围而出!

 那么,要做山景盘就不能再继续过去单纯追求容积率的思维,因为山景盘一般是以高端形象出现,产品的建筑形态应该多样化,根据山体坡度依势而建,也就是说容积率不再是该项目规划设计的先决条件。

 这一思路得到了开发商和设计院的一致认同,最新的方案就很好的体现了山的价值。见下图:

http://img1n.soufun.com/blog/2011_08/29/11/article/1314589055465_000.png 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地块价值" />

此图为第一期260亩规划方案

http://img1n.soufun.com/blog/2011_08/29/11/article/1314589064595_000.png 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地块价值" />

http://img1n.soufun.com/blog/2011_08/29/11/article/1314589077099_000.png 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地块价值" />

  

 

 虽然容积率还是达到了1.8,但是至少该方案凸显了坡地的优势。另外产品线也更加丰富,除了高层外,我们还设计了小高层、多层电梯洋房,使产品的档次一下独立于整个市场,在2010年6月的房展会上甫一亮相,马上引发全城轰动,其被追捧的热度至今难以令人忘怀。

 这个项目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成功的基础却在于整个规划思路的重新调整。

 

 

欢迎各位博友给予指导评价,“第三章  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向由定位决定”将于下周更新发布,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